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背景:“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大学。”12日晚,做客华中科技大学“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的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如是说。
湖南红网发表侯金亮的文章:中国的大学越来越大,人越招越多,高楼也越来越多,但总觉得还差点什么。中国的大学好比一个身段很好的模特,可谓有模有样。可是,有长相没文化,没精神,没气质,故而成不了世界名模。笔者也认识一些教授专家之类的,可是发现,越是名气大的越没时间潜心研究。上上电视,搞个访谈,出国考察,参加活动,整天打飞的,在天上的时间比在地上的时间还多。教授专家们忙于商业,勤于应酬更像个商人,赶场赚外快的就更屡见不鲜了。许智宏提到,一流大学是用钱堆出来的。然而,世界银行高等教育主管JamilSalmi通过研究世界各大洲的主要大学发现:仅仅有钱是远远不够的,世界上最贵的几所大学如乔治华盛顿大学、肯阳学院、巴克乃尔大学、瓦萨学院和萨拉劳伦斯学院都不是世界一流大学。这就是中国教育专家和国外教育专家的水准。前不久,笔者在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上看到,一位资深的知名德国学者说,在德国很多亚洲的留学生看到他们破旧的教学设施就走了。可人家在软件上绝对是世界一流,其学术成就也不是那些有良好硬件设施高校所能比的。与我国那些三流学校几个合并起来争个重点大学的名号不同,那些世界顶尖名校规模很小,很少有人数超过一万的。反观中国高校个个都人高马大,光鲜靓丽,可实则是个素质不高的蛮汉。
小蒋随想:过去,我们是小米加步枪打败了罐头加大炮。如今,我们的硬件倒是在飞速“超英赶美”,但过去那骨精气神却越来越少,铜臭味越来越多。梅贻琦先生那句“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虽然被无数人引用,但如今的大学依然朝着“越来越大的学校”发展。说到底,中国大学的行政化、老板化、资本化是制约学术自由、人文塑造、思想放飞的最大障碍。中国的大学提出创建世界一流的目标,本身还是大干快上、政绩工程、雄心壮志冲云天那一套。而实际上,思想与涵养,像文艺复兴一样,都是需要逐渐积淀,水到渠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