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31|回复: 1

大学就是“越来越大的学校”?

发表于 2010-4-20 17:18:2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背景:“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大学。”12日晚,做客华中科技大学“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的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如是说。

   湖南红网发表侯金亮的文章:中国的大学越来越大,人越招越多,高楼也越来越多,但总觉得还差点什么。中国的大学好比一个身段很好的模特,可谓有模有样。可是,有长相没文化,没精神,没气质,故而成不了世界名模。笔者也认识一些教授专家之类的,可是发现,越是名气大的越没时间潜心研究。上上电视,搞个访谈,出国考察,参加活动,整天打飞的,在天上的时间比在地上的时间还多。教授专家们忙于商业,勤于应酬更像个商人,赶场赚外快的就更屡见不鲜了。许智宏提到,一流大学是用钱堆出来的。然而,世界银行高等教育主管JamilSalmi通过研究世界各大洲的主要大学发现:仅仅有钱是远远不够的,世界上最贵的几所大学如乔治华盛顿大学、肯阳学院、巴克乃尔大学、瓦萨学院和萨拉劳伦斯学院都不是世界一流大学。这就是中国教育专家和国外教育专家的水准。前不久,笔者在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上看到,一位资深的知名德国学者说,在德国很多亚洲的留学生看到他们破旧的教学设施就走了。可人家在软件上绝对是世界一流,其学术成就也不是那些有良好硬件设施高校所能比的。与我国那些三流学校几个合并起来争个重点大学的名号不同,那些世界顶尖名校规模很小,很少有人数超过一万的。反观中国高校个个都人高马大,光鲜靓丽,可实则是个素质不高的蛮汉。

    小蒋随想:过去,我们是小米加步枪打败了罐头加大炮。如今,我们的硬件倒是在飞速“超英赶美”,但过去那骨精气神却越来越少,铜臭味越来越多。梅贻琦先生那句“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虽然被无数人引用,但如今的大学依然朝着“越来越大的学校”发展。说到底,中国大学的行政化、老板化、资本化是制约学术自由、人文塑造、思想放飞的最大障碍。中国的大学提出创建世界一流的目标,本身还是大干快上、政绩工程、雄心壮志冲云天那一套。而实际上,思想与涵养,像文艺复兴一样,都是需要逐渐积淀,水到渠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4 19:49:47 | 查看全部
这篇文章有意思,感谢游老师的供稿。
大学时我们学校也是遭遇到了这种事情,学校一个层次的区别就在于占地面积,真是有太多的不解。畸形化的发展不知今后会成为一个什么样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