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谨防雁过拔毛式腐败
据人民日报报道,南省桃江县桃花江镇财政所的一位副所长利用惠民资金过手的便利,悄无声息地把手伸向涉及2万多农户的补贴资金。截留惠民资金6万多次,每一次都小心而“克制”,最少的一笔两毛七分钱。不过一年多时间,中饱私囊的资金却多达77万元。手段之高明,方式之隐蔽令人惊叹。
向基层惠民资金伸手,群众身边“苍蝇”嗡嗡乱飞——这种发生在基层的“微腐败”,被形象地比喻为“雁过拔毛”。“毛”虽小,拔掉的却是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获得感,损害的是基层群众最直接感受的党风、政风。
雁过拔毛现象之所以频发,在于对法律、纪律的漠视。古语道:勿以恶小而为之。基层领导者总认为“毛”的价值少,拔一拔无所谓,长此以往,积水成渊,数目往往触目惊心。雁过拔毛现象频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信息不通畅。基层群众不知道来了多少雁,什么时候来的,自己是否属于福利对象,即使雁毛被拔也浑然不知。如此一来,群众监督自然处于缺位状态,给了别有用心的人隐蔽拔毛的机会。
要预防雁过拔毛现象,就要让各种数据见阳光,让基层群众了解各种补贴、各种福利的来龙去脉,让群众监督不再缺位。同时在制度建设上,也要加强对基层资金福利的监管,加强基层审计,对各种补贴的发放落实到户,落实到人。
中石化作为老牌国企,组织庞大,机构众多。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也要注意防范对基层的雁过拔毛现象。雁过拔毛看似危害不大,实则损害的是基层员工的切身利益。长此以往,会消磨员工斗志,升级企业内部的矛盾,阻碍企业的发展壮大。
(石化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