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9|回复: 1

吟诗词,感古人端午情怀

发表于 2017-5-30 15:29:0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吟诗词,感古人端午情怀
时间: 2017-05-27     来源: 开明视点   点击: 3009 次



  端午节,这个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古老的传统节日,经过2000多年的风雨沧桑,依然保持着它独特的魅力。历代文人墨客以端午为题,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在诗词中约会端午,我们心中又多了一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浣溪沙·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浣溪沙·端午》是北宋词人苏轼43岁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篇描述古代女子们节日前进行的各种准备,下篇刻画她们按照民间风俗互致节日祝贺的场景。



  端午日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端午日》是唐代诗人殷尧藩的一首关于端午节的七言律诗,端午日的意思就是端午节,作者写端午节的热闹场面,流露出了作者人生易老、年华易逝的感叹。



  端午即事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文天祥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

  在端午节欢愉的背后暗含着作者的一丝无奈,但是即使在这种境况中,他在内心深处仍然满怀着“丹心照夙昔”的壮志。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样为国难奔波却壮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



  端午日赐衣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日赐衣》是唐代杜甫的一首关于端午节的五言律诗。唐至德二年(757年)五月,杜甫官拜左拾遗,在端午节的这天,自己终于可以做官了,表达得到赏识的喜悦。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五月榴花妖艳烘。
  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骊时一弄。
  犹瞢忪。
  等闲惊破纱窗梦。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这首词,欧阳修(宋代文学家)描写了过端午风俗习惯:吃多角粽、饮菖蒲酒、沐香花浴。

  然而,主笔却是写了一个深闺女子的生活:用五色新丝缠裹的粽子,并且由金盘盛着,由侍婢送进,还要洗一个香花澡,然后睡了一个香梦,而想不到的是被黄鹂声唤醒。



  小重山·端午
  碧艾香蒲处处忙。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
  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
  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小重山·端午》是元代文学家舒頔(dí)所作的一首小令。此词以端午节为载体,从眼前所见的荆楚端午风俗写起,描绘出一幅热闹繁忙的景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30 15:29:14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