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63|回复: 0

“填洱海、拆城墙”的“发展”不要也罢

发表于 2010-4-21 09:38:2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因为公路扩建,云南大理重点文物龙首关唐代城墙被拆,破坏面积达12350平方米。对此,大理市交通局党委书记赵勇超解释说,“这是没办法的事,怎么都绕不过去。”龙首关依山傍海,风景绝佳,是为大理北部屏障,当年元世祖忽必烈南征时也未能攻克这座坚固的城池,然而,在“发展”的名义下,厚重的古墙一时薄如蝉翼。

   此前,大理洱海迷人的自然景区情人湖,也被填埋建了别墅。这处市民流连忘返、并曾被印上政府公关明信片的景观,转眼之间,围湖打桩,建起别墅和五星级酒店,成了富人的后花园。

   填湖造地、拆墙修路,大理一再发生如此荒唐事,不免让人疑窦丛生,地方的发展一定要以破坏环境、损毁文物为代价吗?“绕不过去”的,除了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的龙首关之外,还有什么?大理的野蛮底气从何而来?

   据说,大理正在扩建的214国道特别重要,“是云南省公路网主骨架之一”,只是,即便这个工程果真意义重大,就能够成为肆意毁坏古城墙的理由吗?事实上,当地文物部门原本曾提出过一个对古城遗址破坏较小的方案。按照这个方案,新扩建的公路能够与古城墙保持一定的距离,最大可能保持城墙的完整性。遗憾的是,最后的道路施工方案却是穿城而过。明明可以绕开,偏偏要穿城而过,表面上看,方案变更是设计部门与文物部门衔接不好而出现的偏差,实际上,依然是出于减少工程量从而缩减支出的利益考量。

   不仅如此,更让人疑惑的是,地方政府事后组织的善后工作,居然没有任何叫停工程破坏文物的行为,这其实就是对破坏行为的一种默认和纵容。这样先破后补的情形,并非只发生在龙首关。在洱海情人湖填湖事件中,我们也依稀看到了这一手法的纯熟使用。当地政府纵容姑息开发商填湖建别墅,以图获得大笔经济利益,等到民怨沸腾、媒体曝光,地方政府马上极力摆脱干系,摆出“铁面执法者”的姿态,处罚开发商4000万元,所谓的严厉查处,实际把违法利益巧妙地合法化。

   放松监管,伤害公共利益,地方政府反而可能从“卖地”和“处罚”中两次得利,真是岂有此理。

   可这样的事情也并非只发生在大理一地,只不过在大理表现比较明显、恰恰又被媒体曝光而已。这些年来,沉迷于发展的某些地方政府往往陷入政绩崇拜的泥淖而不自知,GDP的太虚幻境可以掩盖太多的决策失误、监管乏力甚至违规违法。此种强横的非科学发展逻辑之下,可持续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变成了空话。需要的时候就拿出来晃一晃,更多的时候则是罔顾深厚的历史文化,也缺乏对自然环境深刻的敬畏。权力之下,一切都是实现其经济目标的工具。

   填洱海、拆城墙,如此“发展”不要也罢,大理的野蛮底气从何而来?根源就在于一些官员不懂得敬畏权利、尊重民意。大理市“绕不过去”的,古城墙之外,还有权力的狂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