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川派盆景竞技大赛现场。 何勃 摄  川派盆景竞技大赛现场。 何勃 摄 
中新网四川新闻网6月2日电 (汤雁 邹立杨)1日至2日,“2017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中国传统工艺传承新生代竞技成果展‘安龙杯’川派盆景制作技艺大赛”在都江堰安龙镇海棠公园内举行,来自四川成都、自贡、泸州等5个地市的10支代表队共50余名参赛选手进行川派盆景制作技艺大比拼。
国家级评委、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和川派盆景艺术大师组成的评委专家组,现场对大比拼中的每盆盆景进行严格的评判。盆景艺术大师和专家,也将进行现场盆景制作表演和讲解盆景制作技艺。此外,大赛主委会还将举办川派盆景研讨会。
1日下午比赛现场,参赛者使用由大赛主委会统一提供的盆、树桩、石材进行现场树石组合盆景的制作,选手自定主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盆景作品。评委将从立意及命题、选材、加工、布局、植物和小景、技巧等六个方面进行考核打分。个人参赛者最高可获奖金2000元。获得前五名的选手,还将代表四川参加6月15日在成都非遗博览园举办的非遗传统工艺新生代竞技成果展活动与扬派、苏派、徽派等门派进行巅峰对决。
2日上午,国家级评委、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和川派盆景艺术大师开展盆景制作表演和讲解盆景制作技艺。值得一提的是,在充分尊重作者意愿的条件下,参赛的部分作品将留存安龙镇海棠公园长期对外展览。
活动举办地都江堰安龙镇是闻名川西的花木之乡、川派盆景的发源地,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川派盆景传承基地,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四川省盆景之乡等美名。全镇有高级园艺师30余名,中级、初级不胜枚举。该镇重视保护与传承川派盆景,联合镇属学校将盆景纳入学校课程,孩子们从小受到艺术的熏陶,迸发出对家乡及传统技艺的热爱。
近年来,安龙镇党委政府紧扣都江堰市委“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发展主题,按照“盆景产业化、城镇景观化、项目精品化、节庆常态化”的发展思路,依托盆景、海棠特色资源优势,奋力推进农旅融合发展,产业提升发展硕果累累。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以花木盆景产业基础为依托的乡村体验、民宿旅游产业成为安龙镇的重要支柱产业。2016年,限额以上住宿餐饮营业零售额4354.7万元,累计增幅45.8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35元,同比增幅达10.3%。在产业创新发展、提档升级过程中,老百姓在实现了增收致富。
都江堰市文广新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都江堰市通过深入挖掘民间文化,重点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小镇和民间文化品牌,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资源,建设特色文化名片。提升中国长寿文化之乡、柳街诗歌之乡、聚源竹雕之乡、崇义武术之乡、安龙盆景之乡、“中华财神民俗文化之乡”的知名度,打造特色文化小镇,实现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文化与生态环境的融合。
作为成都平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都江堰市坚决贯彻落实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西控”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优化生态功能空间布局,大力发展高端绿色科技产业,提升绿色发展能级,保持生态宜居的现代化田园城市形态,建设绿色都江堰,打造“国际生态旅游名城”。(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