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4|回复: 8

[转贴] 汨罗江畔骑艾虎

发表于 2017-6-3 08:11:3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 武汉光谷 夏国冰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在湖南师范专科学校古汉语系读书,经常利用寒暑假到湖南省东北部寻访荆楚故事。得知汨罗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晚年生活、写作、以身殉国的地方,所以汨罗有众多的纪念屈原的名胜古迹。为纪念屈原,汨罗江畔端午节一般会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到十五日止,除办盛宴、吃粽子、插艾挂菖、喝雄黄酒、赛龙舟外,雕龙头、偷神木、唱赞美诗等都有神秘的仪式和独特的文化,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在此读书期间,深刻领会唯楚有才之要义。我的第二故乡在五三国营机械农场,那里离楚贤故宅宋玉八华里之遥。今天我作为学子,能够亲眼目睹屈原故里,就会联想到宋玉其人。他从小天资聪颖,长大后师承屈原。是楚国继屈原之后的第二大诗人,是中国先秦时期的重要作家,对辞赋文学和散文的发展,都起了里程碑的作用,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屈宋”并称的美誉。我们在纪念屈原的当下,共同来为他们忧国忧民情怀追思如故。

    此刻,虽已是春末夏初,但江水涛急。站在汨罗江边的山顶面向郢都,想起公元前的二七八年五月初五日黎明前夕,屈原被楚顷襄王革职,并不准在郢都居住。屈原就出郢都龙门(东门,是水门)入长湖,再入夏水至夏浦(今汉口)沿长江东下,一直到达湖南汨罗。在他不得志的时日,郢都遭到秦军追杀的惨景犹在眼前,屈大夫不忍国破家亡的屈辱,怀抱沙石纵身跳进了滔滔的汨罗江。

    江水承载了屈大夫伟大的情怀,日夜向东流,唤醒民众追思故国。从此,楚地的乡党为了纪念屈原,每年五月初五日端阳节都要再现当年打捞屈原的情景。年常日久,这些活动逐渐演变为现在的龙舟竞渡及包粽子的习俗。

    在湘四年,求学期间,只要是端阳节日,我必定每一次到汨罗造访。当看到全国各地的龙舟渐渐驶入航道,唯独屈原号最后进场,全场观众全部站立起来,向汨罗江致敬。顷刻,鞭炮齐鸣,欢声雷动。

    在观看龙舟大赛的过程中,家住津市的学长告诉我:屈原投汨罗江后,渔民们在汨罗江打捞了几天,仍不见屈原,就从汨罗江顺着流水到沅江一直到洞庭湖,不停地打捞,有的压抑不住心中的悲痛,喊出了划桨协调的号子:“屈大夫。您在哪里?”有的为了招来更多的人打捞,还一边划桨打捞,一边“咚咚锵,咚咚锵”地敲起锣鼓。这样一来,洞庭湖里打捞的船越来越多,成千上万,喊声震天,鼓声如雷,湖水激荡,把个洞庭湖闹得想开了锅似的。

    湖水震荡,龙宫告急。洞庭龙君急忙招来虾兵蟹将追问:“江面为何杀声震天,是何方妖怪作乱?”龟丞相答曰:“不是妖怪,是三湘五岳民众在江面上寻找屈大夫魂魄。”

    洞庭龙君听后,猛然回味:前两天汨罗江水神发过来一条朋友微信圈:楚国的三闾大夫,由于奸臣陷害,被楚王放逐。这屈大夫忠君爱国,投汨罗江而死。渔民们在汨罗江上日夜打捞,不见尸首,可能是朔江而上。一位着红袍铠甲的对眼虾将上前禀道:“依微臣所见,屈原这等良臣,实在人间少有,请大王允我等去寻回屈原尸首,送回原籍。”

    水族在汨罗江与湘江交界的水底下找到屈大夫的尸体。金色鲤鱼把屈原尸首驮载,由洞庭湖进入荆江,往屈原故里归州游去。

    归州的乡邻十里相望,站在西陵峡两岸,为屈原招魂。忽见东方长江中心现出一道光芒。大家定眼一看,是屈原站在一条金色的大鲤鱼背上,大家欢呼起来,迎接屈原。神鱼把屈原驮到归州城东的一个回水湾,绕游三周,便缓缓靠岸。

    这时,归州已被秦国占领。秦国的守将见此情景,非常惊慌,急忙派军队驱赶老百姓,并抢夺尸首。神鱼见一群秦军涌来,就把鱼鳃一鼓,鱼尾一扬,卷起大浪,把那些秦军撞得七零八乱。神鱼知道归州百姓爱屈原,更知屈原爱楚国,但怕将他的尸首留在归州受凌辱,就张开大口喷出几丈高的水柱,将屈原的衣冠送到了归州城东的一座鱼形山脊上。然后乘着回流又把屈原的尸首驮到汨罗江去。至今玉笥山上有巍峨的墓冢,碑上刻着“故楚三闾大夫屈原之墓”。汨罗江水浪涛急,青山有幸蔚忠魂。

    话再说回来,归州民众把屈原的衣冠埋到秭归城东的鱼脊山顶,周围百姓纷纷去瞻仰、凭吊,络绎不绝。秦国州官闻听此事,就调兵前去开挖衣冠冢。归州百姓连夜造了七七四十九座假冢,州官见此情景,慌了手脚,急忙调集士兵,要毁掉真假五十作衣冠冢。

    百姓们听到消息,顿时无计可施。就秘密找到屈原的姐姐女媭商量。女媭说:“众乡邻来的正好,我弟弟托梦给我,生前不杀贼,死后要把秦国赶出去。”他们在坟地遍栽菖蒲。并用艾草扎些老虎放置在坟地周围,确保屈大夫衣冠冢安然无恙。

    第二天,州官调集军队去挖衣冠冢时,很远看到冢子上插满了一簇簇绿色的“宝剑”,非常惊奇。那州官走进一看,原来是一丛丛的菖蒲,就命令士兵们拔菖蒲,毁坏坟茔。几个士兵刚一伸手,就立刻被割了指头,挫伤脚趾,他们顿时乱成一锅粥。又看到草丛中显影的艾虎,误以为真老虎现身,老百姓见此,一边敲锣打鼓,一边大声喊道:老虎下山了……那州官吓糊涂了,也慌忙爬上马车往城里跑。

    此后,“蒲剑”割手指,“艾虎”驱秦兵的事在楚国广泛地传开了。因此,每到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百姓们都在在家门前挂起菖蒲和艾蒿扎的老虎,来纪念屈原,大人们教孩子唱到:五月五日午,屈公骑艾虎;手持菖蒲剑,驱魔归地府;以后每年的端午节都开展这些活动,相沿成为一种习俗。最后还发展到佩香袋、捣大蒜、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挂钟馗画像,给小孩子挂五色丝线长命锁、穿虎头鞋和画五毒等,以辟邪驱恶,除害灭病。

    屈原在他改革楚国政治的进步主张不能实现而遭到放逐时,不忘初心。后人纪念他,在他的故里秭归保存了许多有关的遗迹,并兴建了一些纪念性建筑,在武昌东湖风景区修建了一座行吟阁;在湖南汨罗县玉笥山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独醒厅和屈子祠,一九八0年重修,著名作家矛盾和赵朴初题写了匾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3 13:13:10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鼓励和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3 13:13:26 | 查看全部
向敬业的赵老师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3 13:13:43 | 查看全部
祝赵老师周未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3 19:33:25 | 查看全部

回 楼主(羊君) 的帖子

感谢赵老师精彩分享,问好辛苦老师,周末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4 15:09:26 | 查看全部

回 1楼(煤缘) 的帖子

感谢白老师对专页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4 15:09:39 | 查看全部

回 2楼(煤缘) 的帖子

向敬业的白老师学习!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4 15:09:51 | 查看全部

回 3楼(煤缘) 的帖子

问好白老师!周末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4 15:10:29 | 查看全部

回 4楼(幸福海边) 的帖子

感谢李老师对专页的支持!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