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友。三国时管宁与华歆是要好的同学,二人在一张席子上读书,一起翻地种菜,挑水浇园。一日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宁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歆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组工干部身份特殊,职责重要,交友不仅关乎个人友谊,也关乎组织部门的形象和组织工作的大局,因此要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切勿滥交朋友。
慎好。北宋书画家米芾有弄石癖好,达到癫狂的程度,他在涟水做官期间审理一桩命案,一天有人带着几块奇石求见,几块石头小巧玲珑、巧夺天工。来人请米芾在人命的案子上给予通融,米芾正色道:“我爱石,但更爱百姓。”情趣爱好是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方面,组工干部与普通干部一样,应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丰富的业余生活。但组工干部有别于一般干部,一定要“好”之有益、“好”之有度、“好”而不露。如果被爱好所左右,就会给别有用心的人可乘之机,最终失节、丧志。
慎独。卫灵公与夫人南子夜里在宫中坐着,听到车轮声由远而近,到宫门前就停下来,停一会儿,声音又响起来。灵公问南子说:“你知道这是谁吗?”南子回答道:“这一定是蘧伯玉啊。”灵公说:“你怎么知道呢?”南子说:“我听说,从礼节上讲,做臣子的人,走过君上的门口,一定要下车,看见君上驾车路过,一定要敬礼。蘧伯玉是个贤人君子,一定不肯在暗昧的地方失了礼节。”卫灵公差人去问,果然是蘧伯玉。慎独既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又是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作为组工干部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场合,特别是在无人看到的情况下,都要把握住自身的言行,严守做人之道、为官之德,真正成为具有自律精神的品德高尚者。
慎微。周武王安定天下,四方蛮夷都来进贡,有个叫旅的国家进贡了一头獒犬,高大威猛,还能晓解人意。召公害怕武王玩物丧志,指出“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细微之处见精神,微小之处不警惕,必然失掉大节。作为组工干部应该做到善待小事,一方面抓住那些牵动全局的小事,防微杜渐、落细落小;另一方面要用积极的态度抓住每一个细节、干好每一件小事,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质。
慎始。明朝督察院长官王廷相,在一次接见新任御史张瀚时说:“我昨天乘轿遇雨,有个穿新鞋的轿夫,开始他小心地循着干净的地方落脚,生怕弄脏了鞋。后来一不小心踩在泥里,从此再不顾惜,什么地方都踩下去。”王廷相接着说:“居身之道,亦如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慎始,是一种定力,只有慎始,才能为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开了不好的头,有可能会为以后的工作埋下隐患。组工干部身份特殊,要把住第一次,守住第一关,工作中要如履薄冰、谨慎行事。
慎终。战国四公子之一春申君,曾同楚国太子熊完在秦国做人质,一做就是十年,后掩护太子熊完逃回楚国,差一点被秦昭王杀死。太子即位后,被封为国相,封其淮河以北的领地,号称春申君。春申君冒死拯救太子,智勇忠信有足称者,但被委以要职后,春申君不去想着如何治理楚国,却一味骄奢淫逸,到后来奸谋盗楚,身死棘门为天下笑。古往今来,不能慎终的事例不胜枚举。“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作为组工干部一定要经得住风雨,更要耐得住繁华,切忌“乱花渐欲迷人眼”,不能慎终,将前功尽弃。
时时处处都保持一颗谨慎之心,严格要求自己,公私界线分明,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作者单位:内蒙古杭锦旗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