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5|回复: 6

[转贴] 爷爷的斧子

发表于 2017-6-4 15:31:0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  江汉油田  冯金勇

    我的爷爷是个木匠,有着远近闻名的好手艺,在那贫穷的年代,爷爷靠着吃苦耐劳的作风、与人为善的处事原则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也艰难的支撑了一个家庭的荣辱兴衰。

    爷爷去世教早,所以我对爷爷的印象很多都是从父亲的只言片语中勾勒出来的,父亲喜欢在茶余饭后讲点过去的往事,自然也少不了关于爷爷的故事,一段关于爷爷的斧子的故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父亲小时候很淘气,爷爷管教父亲也很严厉,那时尽管家里子女多,爷爷还是尽量让父亲读读书,多识点字。当时,父亲还不能理解生活的苦难和艰辛,在那艰苦的岁月里,虽然饥一顿饱一顿,可是对下河摸鱼、上树抓鸟之类的事情仍然是乐此不疲。

    父亲放学后,爷爷会让父亲割猪草、捡柴火、干些农活。父亲会乘割猪草的时间和小伙伴拿镰刀玩“老虎撅尾”的游戏,就是把镰刀甩出、插到地上的靶心上,比谁扎的准、立的正。一次,父亲回家时找不到镰刀,正看到爷爷的斧头,父亲想,没镰刀玩,斧头也行,就偷偷把斧头拿了出去。过去的木匠很爱惜自己的工具,把工具当做最重要的家当,他们知道再好的手艺没有好工具也是白搭。爷爷知道父亲把斧头拿了出去,很是生气。而父亲拿着爷爷的斧头则玩得高兴。

    最后,一个不小心,将斧头砍出了深深的豁口,过去干木匠的人最怕斧头豁口,因为想把斧头的豁口磨下去是极困难的事情,费时、费力、常常要磨很多天,把斧头磨下去一大截才行。父亲也知道闯了祸,拿着豁口的斧子小心翼翼的回到家,心想,挨顿打是肯定逃不掉了,过去孩子多,教育孩子常常采用以打代教的方式,爷爷看到斧头上的豁口更加生气,拿过斧头仔细的看了又看,还用拇指在豁口处刮了刮,可是父亲想象的”暴风骤雨”并没有来,爷爷并没有打父亲,甚至也没骂父亲,只是对父亲说,人就像这斧头,看起来很结实,其实很脆弱,稍不注意就会碰出豁口,人有了毛病就像斧头有了豁口,修复这些豁口很不容易,改掉毛病就更难。所以人一定要知道哪些事情能干,哪些事情不能干,哪些事情连碰都碰不得。

    那以后的几天里,爷爷没事就蹲在门前的石阶上磨斧子,而父亲很多年都没碰那把斧子。爷爷去世后,父亲把那把斧子留在了身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4 17:22:24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4 17:27:29 | 查看全部
谢谢明军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4 17:28:04 | 查看全部
祝您周末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5 08:09:17 | 查看全部

回 1楼(笑看今朝) 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5 08:09:28 | 查看全部

回 2楼(笑看今朝) 的帖子

感谢董老师对专页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5 08:09:41 | 查看全部

回 3楼(笑看今朝) 的帖子

问候董老师!周一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