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69|回复: 0

强军壮志在云霄(强军路上)

发表于 2017-6-4 15:38:5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
强军壮志在云霄(强军路上)
——记战略支援部队某旅三级军士长赵云霄
2017-06-04 本报记者 金正波

  初夏时节,绿树荫下。新兵坐姿挺拔,正在聚精会神地听一堂“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改革新长征”的主题课。台前,身形精壮、语调铿锵的授课人正满含深情地讲述长征路上红军的英雄事迹。


  他就是战略支援部队某旅三级军士长赵云霄。


  赵云霄是党的十八大代表,3次受到习近平主席亲切接见。在习主席强军思想的正确引领下,在新型作战力量的年轻方阵里,他用忠诚与热血书写了当代革命军人的绚烂华章。


  忠贞信仰的播火者


  今年4月7日,赵云霄作为旅里“维护核心、听从指挥”主题教育的主讲人进行授课。在提问环节,新兵小杜问道:“赵班长,我入伍后的第一课就听您讲听党指挥、绝对忠诚,这半年来,大会小会都要讲,有必要吗?”话音刚落,台下一阵窃窃私语。


  赵云霄不紧不慢,笑着说:“我们为什么要经常给庄稼浇水?太阳照射,蒸发量大,水浇少了可不行。现在舆论环境复杂,不良信息随时可能侵蚀我们的思想,浇水是在田地里耕耘,学习是在思想上耕耘,道理一样嘛。”


  一番带着泥土味的解答,让小杜心服口服,赢得台下阵阵掌声。


  “用大家听得懂的方式,讲大家听得懂的道理。赵云霄讲课,士兵们爱听、想听、愿意听。”小杜的话道出了官兵们的心声。赵云霄的课像一颗颗火种,点燃了战士们心中的信仰之火。


  10多年时间,他总是抓紧点滴时间学习,特别是这几年,赵云霄坚持学习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从《之江新语》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从习主席关于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到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他啃下了20余本理论书籍,撰写笔记10余万字。一本本新书在赵云霄的手中卷了边,每一页都布满了勾画圈点。


  献身使命的奋斗者


  “快!紧急集合!”尖啸的哨音响起,一楼大厅内传来密如暴雨的脚步声,落地砸坑一般。瞬时间,人去楼空,一辆辆主战装备快速集结……士官长赵云霄正在参加战备演习。


  对待战备演练,赵云霄的要求近乎苛刻。听他报出“237”,一名年轻士兵立即钻进装备舱内,在不显眼处找出一枚不到巴掌大的特种扳手。


  “237”,是一个编号。为了准确迅速找到新装备的所需备件,他把每个备件都作了编号。“型号不对!”赵云霄眼尖,发现扳手上的标签磨损难辨,237号扳手比眼前的要小一号。


  “战略支援部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新型作战力量,没有过硬本领,如何打赢战争?演习场就是战场,得真刀真枪地干!”赵云霄说。


  初夏的浩淼北疆,一场大规模演习,赵云霄带领的一支小分队在战场中扮演关键角色。


  演习即将开始,导演部突然通报赵云霄所带分队:“经检测,你部作业未达标。”操作程序、设备状态、关键步骤……随队技师排除了几乎所有可能的原因,急得满头大汗。赵云霄沉着镇定,铺开稿纸、推导公式,调整装备、修正参数,问题迎刃而解。


  率先垂范的践行者


  “讲自己信的,做自己讲的。他的课大家服气,就是因为他讲得好,做得更好。”旅里的官兵一提起赵云霄就竖起大拇指。


  上士潘双涛记得,一年冬天,赵云霄带着他和几名战士赴某地域执行演训任务。


  由于其他战友都是第一次执行此类任务,对情况不熟悉,赵云霄决定独自承担重点时段的值班工作。阵地设在陡峭的山顶上,条件艰苦,赵云霄生病了。随着演训进入关键阶段,他的病情不断加剧,随行药箱里的消炎药、止咳药,能用上的都用上了,却仍不见好。


  赵云霄硬是撑了20多天,圆满完成任务,工作成果还填补了全军某领域的一项空白。


  战备演训勇于承担责任,“轻伤不下火线”;对待士兵更是率先垂范,树立标杆。


  战士肖玉林,是旅里有名的“问题兵”。赵云霄暗下决心,要让小肖身入连队,更心入连队。肖玉林的体能基础差,赵云霄就和他一起练。每天操场上都会准时出现赵云霄带着肖玉林训练的身影。投弹看米数、长跑查秒数、器械数个数……两个月下来,肖玉林的各项训练成绩竟然全部达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