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瞧 中原油田的压缩“工匠”——朱腾华
“那小子真行,干什么像什么!真有点工匠精神!特别是空分空压气体压缩处理这一块,他绝对是第一,没人能比!”说起普光气田天然气净化厂空分空压站的班长朱腾华,熟悉他的人都不由得竖起大拇指。
普光气田位于四川省宣汉县普光镇,大巴山深处,是国家的第一个高含硫化氢大气田,在高含硫气体处理区域填补了国内空白,创造了众多国内第一,但在气田的开发阶段,困难重重,仅仅在含硫气体处理核心单位---天然气净化厂公用工程这个版块,就遇到了很多难题,但现场的职工们无私奉献、迎难而上,终于成就了国内第一、亚洲第二的天然气净化厂。
朱腾华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他是普光气田的一名普通职工,他的身上凝聚了现场很多职工的特点,具有现代国企工匠精神。一个勇挑重担的工匠天然气净化厂成立初期,朱腾华被选为空分空压站的班长,虽然在原单位自己的空气压缩知识和技术一流,但面对天然气净化厂的压缩机,他还是依然感觉到沉重的压力。普光现场的压缩机是全新的“洋玩意”、“进口货”,对既没有接触过深冷分离工艺流程、又缺乏相关设备知识,还不太熟悉英语的朱腾华来说确实碰到了“拦路虎”。“我能行吗?干不好怎么办?”这些对只有技校文凭的朱腾华困难重重,他犹豫了,彷徨了。但当他看见车间领导信任的目光,当他看见天然气净化厂一天天矗立起来的净化铁塔、盘龙似的装置管网,朱腾华明白了自己肩上担子的份量。空分空压站作为全厂仪表风、工厂风、保护氮气的唯一生产供应单元,是后续装置吹扫置换、仪表用风的“神经”源头,关系着全厂的安全运行,其重要性毋庸置疑,空分空压站的设备运行不起来,后面的装置就无法运行!“决不能辜负领导的信任和重托,我相信自己能行!”朱腾华暗下决心,毅然担起重任。在此后的漫长时间里,他没日没夜地钻研压缩机、低温空气分离设备、分子筛吸附塔、循环水塔等各类装置设备原理结构。每天手拿资料图纸、钻冷箱、爬球罐,忙碌在现场的每一个角落,向现场技术员和厂家安装人员不断学习,以最快的速度掌握了空分空压站100余台动、静设备的工作原理、机械结构、运行特点,对单元每一处的工艺流程、每一根管线、每一个阀门、每一块仪表,甚至是每一根螺栓都了如指掌。一个无私奉献的工匠空分空压站开工前期,现场各项资料非常缺乏,几乎是空白。这对现场岗位职工的技术学习和培训等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由于前期刻苦钻研,朱腾华主动承担了资料收集和各类规程卡片编写任务。他先后参与编写了空分空压站技术规程、操作规程、工艺卡片、首次开工方案、质量生产报表、岗位职责等各项资料30余万字;组织职工进行理论学习培训80余课时,400余人次;他深入现场,积极开展“三查四定”工作,结合工艺仪表电气等各专业,共查出整改现场问题及隐患178项。被大家称作“空分空压站开工现场总指挥”的朱腾华,为了完成开工节点,他积极参与了压缩机、干燥器及空分设备的调试、试运,和施工单位、开工队专家、SEI多方面结合,采取合理方案措施,先后解决了压缩机首次开工中仪表风进入、液氮泵进口管线过长不上量、汽轮机蒸汽入口无法兰等影响开工的9项问题。首次开工,正是隆冬季节,普光气田最冷的时候,他每天忍受着刺骨的寒风,在现场常常一盯就是六七个小时,和专家讨论开工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手把手传授班组成员操作技能,不断修订完善操作规程,与机电仪专业人员一起进行系统联校……他始终坚守在第一线,为空分空压站的顺利开工打下了设备和人员的坚实的基础。
看着首次空气压缩分离成功,生产出的液氮,朱腾华——这个坚强的汉子,他的眼里噙满了激动的泪水,这是多少个日日夜夜奋斗的结果啊!一个吃苦动脑的工匠首次开工正常后,针对设备设施出现的众多瓶颈问题,朱腾华又提出优化压缩机控制系统操作、微热式干燥器模块固化控制、空分主冷凝蒸发器液位操作等20余项合理化建议。并针对班组人员从未从事过空分行业问题,积极组织班组成员进行空分空压单元装置突发事件的停车演练,督促岗位职工人人熟练掌握预冷、纯化、保冷停车、事故备用球罐及液氮汽化器投用等应急处理方法。记得有一次,空分装置低温液体排放系统的低压蒸汽喷射器前阀突然发生垫片刺裂,滚滚蒸汽喷射而出,瞬间弥漫了整个空分装置区,严重威胁着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现场职工的人身安全。而汽轮机背压蒸汽管线出口与此喷射器前阀之间并没有设计安装切断阀门,导致无法切断蒸汽。每次蒸汽喷射器刺漏,都要停中压汽轮机进行抢修,费时费力,影响全厂生产。“现场使用低压蒸汽极少,而且外围大量放空,为什么不能将背压蒸汽放空,然后切断低压蒸汽界区,并从中间增加一个阀门呢?这样不就避免了停工检修和损失了吗?”一向爱动脑的朱腾华,经过周密思考,向车间提出了又一个合理建议,他得到了车间领导的肯定和积极采纳,为方便职工操作、减少停机检修损失又作出了贡献。在他勇挑重担、敢于进取的精神的感染下,空分空压站员工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圆满解决了开工后出现的一个个困难。一个临危机智的工匠空分空压站正常投产后的一天,朱腾华像往常一样在现场对设备进行例行检查,突然对讲机里内操小陈焦急地报告:“朱班长,朱班长,两套空分纯化器二氧化碳在线分析仪表同时显示超标,已经报警,不知道什么原因?”他急忙赶到纯化器进行检查,打开进口管线排放阀,发现压缩空气中夹带大量水分,丰富的设备知识告诉他空冷塔淹塔了,一旦液体水大量进入零下130~165℃的冷箱设备内,瞬间结冰膨胀,将会使冷箱发生爆裂,后果不堪设想!情况紧急!他立刻向车间值班领导汇报,并果断命令当班操作人员迅速行动起来,切断分馏塔空气进口阀,调整工艺参数,将空分装置保冷停车,紧急投用氮气储备球罐及液氮汽化外供系统,保证了下游装置的生产没有受到冲击,避免了一次重大空分事故的发生。淹塔后恢复生产困难很大,他积极协调下游单元控制氮气消耗量,外购液氮补充汽化外供系统,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之后,他又组织岗位人员对进水失效的纯化器分子筛活化处理,对分馏塔排液加温吹扫。经过四天四夜的不懈的努力,两套空分装置终于顺利重新投入生产。这次事件因发现及时、处理得当,没有造成太大损失。否则设备爆裂、停工检修最少也需要两个月,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将都将无法估量。一个不忘充电的工匠朱腾华一直坚持业余时间为自己“充电”,他无打麻将等不良嗜好,喜欢摄影和旅游,多次在中原油田和宣汉等摄影比赛活动中取得大奖,他的ppt、微信制作也是一流的,都多次取得了名次,收到大家的好评,但业余充电最多的还是自己的岗位知识。他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学习各类空气压缩、冷却、分离资料,然后结合生产实际不断总结摸索,记录了大量的笔记和心得体会,他不仅自己热爱学习,而且带动其他人跟他一起学,一起探讨问题,先后带出虞甫、冯诚等4名徒弟,让他们成为岗位骨干,并成为车间的主要技术人员。
2015年,空分空压站新建一套装置,为掌握第一手资料,他两次前往北京进行技术交流,针对现场实际情况对工艺设计流程提出6条合理化建议,得到厂家和HEI的认可。项目建设时期他身兼安全、质检、协调、调试等数职,顶着烈日奔走在工地的每个角落,每天的工衣被汗水浸湿了一遍又一遍,出现了一道又一道的盐渍。“已经不年轻了,不要那么拼,要注意身体。”别人都劝,他笑笑说:“重要的是能保证不留隐患、顺利完工,这点劳累又算什么呢!”施工建设四个月,他刻苦钻研每一张图纸,仔细核对每一项参数,认真落实每个环节,力求将每一项隐患都消灭在萌芽之中,解决了4处因图纸缺项带来的施工困难,处理了2项因设备配置不符引起的质量不达标问题,正是他一次次脚踏实地、毫无怨言地工匠精神,为整个新建项目节约费用100多万元。朱腾华,就是这样,执着地从事着自己热爱的空气分离压缩工作,以一个石油工人吃苦耐劳的精神、以一个企业工匠的钻研精神,不忘初心,恪尽职守、不断超越、在默默无闻的奉献中书写着对油气事业的无限深情,实现着自己的价值,让人生在平凡中“匠”出精彩。梅花香自苦寒来。他先后被评为“油田技术能手”,“优秀员工”、“优秀技师”等,他带领的空分空压站也多次被评为局级“青年文明号”。面对荣誉,朱腾华总是说:“能在普光气田工作是我的荣耀,成绩代表过去。人生就如同一只大海中的小船,不能随波逐流,也不能停滞不前,目标必须明确、梦要在远方。”初卫平  任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