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41|回复: 18

“蛟龙”号今年首次下潜雅浦海沟 取得丰富生物资料

发表于 2017-6-5 10:50:1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中国新闻网



        据中新社6月4日报道, 当地时间6月4日,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今年首次在西北太平洋雅浦海沟成功下潜,取得丰富海底生物资料,其中包括4株洁白的海绵。

  记者从“向阳红09”船方面获悉,当地时间6月4日,潜航员唐嘉陵、陈云赛和刘晓辉乘坐“蛟龙”号下潜雅浦海沟,这是本航段开展的第6次下潜,最大下潜深度为4187米。3人在海底工作2个多小时,获得4株完整的海绵、美丽的海蛇尾、5块岩石等。

  当日6时45分,一场突如其来的降雨打乱了“蛟龙”号下潜时间原计划。现场指挥部等待时机,一个半小时后,雨水有所减弱,指挥部迅速下令下潜,技术保障团队人员身披雨衣将“蛟龙”号缓缓布放入海,这也是本航次潜水器首次在降雨中布放。

  据介绍,本次下潜为工程下潜,主要是确认潜水器工作状态,对所有功能参数进行全面测试,验证潜水器自身作业工具的技术性能。通过高清视像,“蛟龙”号此次观测到各种形状的海绵、海参、鳗鱼、红色对虾等多种深海底栖生物,取得大量海底生物资料。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海绵生物专家龚琳说,这次采集的海绵,为下一步进行分类学研究和活性物质提取创造了有利条件。

  本航段首席科学家陈新华介绍,海绵有8000多种,分为四大纲,本潜次样品都属于六放海绵纲,这个纲的海绵绝大多数生活在深海中。通过外观判断,本次下潜获得的4株海绵至少分属两个不同种类,这为了解该海区海绵分布提供了有价值的样品资源。此外,深海也是无可替代的生物基因资源库,在海绵身上存在的一些共生微生物,是产生新结构活性化合物的重要来源,这将为未来药物开发创造有利条件。

  按计划,6月5日,“蛟龙”号将开展本航段第7次下潜。

  (记者 阮煜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5 06:16:18 | 查看全部
谢谢明军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5 06:16:39 | 查看全部
周四早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5 19:12:27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5 19:12:33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5 19:12:41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5 19:12:5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5 19:13:07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5 19:13:23 | 查看全部
赵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5 19:13:35 | 查看全部
问好赵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