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面对不一样的发展难题和发展困局,我们需要不一样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我们承认,当现代化特别是工业化文明的正面效应和负面影响同时展现给我们时,不能不使现代化建设道路上的中国社会陷入某种程度的价值困惑和冲突之中。事实上,中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整个人类现代化的困境,而诸多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普遍遭遇的发展困境也包含着一个重要的逻辑,它深刻地表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运动并不会顺利地向其他国家和地区传递,相反,早期现代化国家的进步还往往以牺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利益为代价。因此,这样的现代化模式是无法传递、无法拷贝的。发展的出路在哪里?人类迫切需要寻求破解发展困境的新路径。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现代化目标的实现要求我们不能重蹈覆辙,走西方国家那种“先污染后治理、先积累后解决”的现代化老路,而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事实上,行进在现代化途中的中国以及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从未停止对现代化出路的探索和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发展的主题从未动摇也动摇不得,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举发展的大旗,并以实际行动对世界性的发展难题和普遍性的发展困境进行积极回应。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节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破解发展难题、突围发展困境、厚植发展优势找到了真正的出路,也为中国特色现代化找到了一条新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既是对发展的现实困境的积极反思与回应,也是对现代化出路的有益探索和诠释,这是一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实践,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积累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以思想的更新和观念的转变,极大地拓展中国特色现代化的现实路径,奠定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基本格局。
学习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