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追赶超越的历史起点,进一步增强担当意识,打造经济升级版。当前,如何以新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通过实施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绿色发展战略行动,加快升级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和生产生活方式是对各级党委政府执政理念和领导经济工作能力的重大考验。必须牢固树立“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理念,加快调整经济发展模式,用环保优先的闸门来筑牢生态屏障,在新常态下不断为打造经济升级版激发新的动力。必须勇于担当、善于担当,顾全大局,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闸门、控制、调节、倒逼和引领作用。以铁的担当坚决履行好对辖区内环境保护工作统一实施监督管理的职责,特别是要加大环境督查工作力度,严格追责问责,通过追责来担责,进一步强化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敢于亮剑、一抓到底、抓出成效,真正通过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快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由“矛盾对立”走向“协调统一”进而走向“助力加速”。
站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前沿,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积极探索环保体制机制创新和管理方式改进。创新就要改革,突破影响阻碍和制约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就要开放,跳出狭隘、封闭和固化的思想方法及工作方式;创新就要实践,走出以文件贯彻文件要求,以会议落实会议精神的束缚。只有持续推动改革开放创新,才能够变阻力为推力、变挑战为机遇,从根本上破解发展与保护的难题。推动环保改革开放创新需要我们不断破除理念思维、制度方法和推进落实的围墙,变革思维、行为和工作方式。推动环保改革开放创新需要打破困局、注入活力、根治顽疾,逐步建立起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形成责任分明的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共治局面,推动环境治理体系和环境治理能力迈向现代化。推动环保开放改革创新需要我们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大局观念,把推进改革开放创新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自觉融入改革发展大局,增强推进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改革的引领者和先行者。
站在坚守环境底线的履职之基,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加快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提高防范环境安全风险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坚守底线就是要按照山水林田湖系统保护的思路,严守生态红线,以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推动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紧紧围绕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根本目标,优先保护自然生态空间,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建立监管预警体系。坚守底线就要坚决守住环境质量底线,率先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最关切、最基本的环境诉求;严格遵守执行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基本要求。坚守底线就是要守住环境安全底线,保障环境风险控制在安全范围内;要推动建立环境社会风险防范与化解体系,避免因环境事件影响社会稳定;要使生产、流通、储存等环节可能的环境风险发生概率降低到可接受范围,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坚守底线就是要守住年度目标任务底线,对标目标任务,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综合施策、全力攻坚、扎实作为,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确保年度各项任务的完成。坚守底线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思维,需要我们主动出击、勇于负责、开拓进取、奋力攻坚,力争在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上有新的突破,在局部地区、流域环境质量改善上有更大的成效。
(作者系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党组书记、厅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