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中要带着“身子”而非“架子”。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扑下“身子”,才能了解到最全面的信息;只有放下“架子”,才能获得最真实的信息,才能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组工干部作为“管干部的干部,管党员的党员”,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更要保持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的心态,坚持谦虚、务实、低调的作风。
调查后要带回“资料”而非“材料”。要写出一篇好的调查报告,资料的收集是最基础的工作,因此要通过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调查,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调研过程中要注重调查方法的多样性、调查对象的广泛性,设计各种类型的问题,了解各个阶层不同的声音。
调查后要带回“思考”而非“思绪”。调查研究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深入思考问题的过程。调查研究结束后,调研者对原来的问题的假设会有新的思考。很多同志从不会积极思考问题,在整个调查研究过程中是被动的,其调查结果必定是对调研过程“好的方面”回味和遐想,对“不好的方面”抱怨和责备。
调查后要着手“研究”而非“总结”。调查研究要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就必须实现“调查—研究—决策—落实”全过程的统一。不仅要搞好调查,而且要在分析研究上下功夫,在利用调研成果上做文章;不仅要搞好为决策提供依据的超前型调查研究,还要注意在决策执行和落实环节上的追踪反馈调查。
调查报告既要“研究”更要“讲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后,必须坚持“调”“研”并重,做到“研以致用”。调查后不仅要研究调查资料背后的规律,更要讲究调查资料基本的处理三步法:综合、分析、提炼。当然,调查研究报告的价值关键在于情况掌握是否全面准确,问题及原因分析是否科学到位,对策建议能否解决实际问题。
(作者系云南省昆明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