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引领
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源泉。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源远流长,靠的是独具特色且不断创新的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国政治、经济领域的“出镜”愈加频繁。走向世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散发着无尽的魅力,它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是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的宝贵资源。对传统文化要做到“扬弃继承、转化创新”,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走向兴盛的底气与骨气、实现奋起的激情与活力所在。
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精神力量。革命文化是我们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中,创造的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文化。革命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文化成果,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文化支撑和强大精神动力。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这些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宝贵财富,在新形势下不断进行着再生再造、凝聚升华,从而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前进方向。不失方向,方能引领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实际,历经中国革命、改革、发展的各个阶段,经过不断改革创新,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性的先进文化。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