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3|回复: 2

[谈天说地] 如何做好基层“一根针”

发表于 2017-6-6 16:44:1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如何做好基层“一根针”
2017-06-06 11:24:29  来源:求是网  新闻热线:0311-87801880
分享到:
  近日,一篇《乡镇干部,你到底是弄啥的哩?》在广大基层干部的微信朋友圈中着实火了一把。全文以简单的一问一答形式,诙谐幽默地道出了身处基层一线的乡镇干部的繁杂工作任务。“天晴要防山火,下雨要防洪涝,三夏、秋收要禁烧,计生、民政、水利、救助、调解、医保、扶贫样样要精通,个个都是多面手,我们就是乡镇机关的全科医生。”这深深地戳中了大多数乡镇干部的泪点与无奈。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既是乡镇机关普遍人数少,乡镇干部一人身兼多职的真实写照,也是乡镇是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乡镇干部直接服务广大群众的职责定位。

  当前,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冲锋号已吹响,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催人奋进。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千条线”一条一条压实到基层,离不开奋战在基层的乡镇干部这根“针”。如何将“千条线”编制成广大人民群众急切向往与殷切期盼的美丽画卷,在“针”上面还有大文章可做。

  做好基层的“针”,首先针身要硬。习近平总书记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乡镇干部干事创业,必然需要基本素质过硬。一是理想信念要过硬,基层生活、工作条件相对而言比较艰苦,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责任担子很重,因此要树立“大庇天下寒食俱欢颜”的坚定信念;二是要政治素养过硬,不仅要吃透上级文件政策精神,还要把准基层工作规律与特点脉络,更要摸清村情、民情、社情与突出矛盾,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三是思想防线要过硬,基层资金流量大,资金监管力量弱,面对利益诱惑多,只有从源头上筑牢思想防线,才能“纵使诱惑缠身,我自岿然不动”。如此确保针身硬,才能保证“线”不走样,不偏不倚。

  做好基层的“针”,其次针孔要大。把针孔磨大,是为了更好地穿针引线,服务于线。一是胸怀要大,乡镇干部尤其是青年乡镇干部,往往是哪里需要哪里搬,本职工作与加码工作相互“相互掐架”时有发生,面对这种情况要有多一点“吃亏是福”的“愚笨”,少一点“好汉不吃眼前亏”的“精明”;二是格局要大,围绕精准扶贫中心,服务社会发展稳定大局,是乡镇工作的显著特点,因此要有多一点“功成不必在我”的豁达胸怀,少一点“莫管他人瓦上霜”的狭隘思想;三是眼界要大,国家制定政策,具有普遍性与宏观指导性,而每个基层单位的基本情况各不相同,如何以宏观政策为指引,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路子,离不开大的眼界,不能堕于做一只“井底之蛙”。如此确保针孔大,才能保证“线”不打结,井然有序。

  做好基层的“针”,最后针尖要锋。把针尖磨锋利,是为了更好地直击基层问题矛盾。一是要主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善于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打磨自己,提高自身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用担当精神鞭策自己,多一点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少一点拈轻怕重的互相推诿,要树立“小事琐事看修养,大事难事看担当”的价值理念;三是要有“孺子牛”的奉献精神,甘于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燃烧自己,甘于在艰苦的环境中点亮他人,甘于在祖国的神经末梢处传递温暖。如此确保针尖锋,才能保证“线”被引好,画卷秀美。(梅文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7 18:00:27 | 查看全部
杨老师辛苦了,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7 20:12:26 | 查看全部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