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3|回复: 0

曾师傅的“微创新”能否接力(民生观)

发表于 2017-6-6 19:33:3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
曾师傅的“微创新”能否接力(民生观)
2017-06-06 刘 念

  公交公司能否牵起头,“孵化”更多的曾师傅,做全市的行车动态发布呢





  成都有个公交车司机曾师傅,建了一个微信群,把乘客拉了进来。拉进来做什么?发布发车时间。他跑的线路是补充线,车次少,堵点多,难以保证整点固定发车,于是曾师傅每晚发布手写的第二天发车时刻表,有变动,他在群里及时通知。这个群现在有180多人,占这路公交线路固定客流量的80%。去年,平均每月3起投诉:久等无车!有了这个群之后,投诉几乎绝迹了。不光不投诉,日子久了,乘客特感动,好些人想推荐他为“高星级驾驶员”哩!


  发布一个时刻表,为啥就能减少久等不到的烦恼?其实,这跟人的心理有关。人等待时候的焦急,很多是由于不确定性引发的。等啊等,啥时候来?不知道,火腾一下就上来。如果有一个较清楚的区间,有明确预期,焦虑就能缓解。计算机技术就利用了这个原理,下载软件的时候,屏幕上会显示一个进度条。已完成百分之多少,随时显示,等待就不那么难熬了。咱们日常也有体验:有倒计时显示,等红灯就显得不太漫长。


  曾师傅做的,其实就是给乘客以确定性,让大家安心。


  实事求是说,这不是个惊天动地的创新,只是一个服务方面的微改进。然而,微改进,效果不见得微小,可能会很大程度提升乘客的舒适度。塑料包装袋上多个豁口,看似很简单,但以前必须拿剪刀剪,如今顺手一撕就开,方便度大为提升了。地铁站里的各种指引牌,也许一个小小的箭头,就节省了大量乘客问路的成本……正是一个个微小的调整,让生活变得截然不同。


  更重要的是,微创新如果在各个环节形成叠加,那带来的改进更为巨大。赢得过环法自行车赛的英国天空队,其教练有一个“1%理论”:在车座、轮胎、训练、营养,甚至是枕头高低等方面,每处都改进1%,加总起来,就可以大幅提高成绩、赢得冠军。


  说回到曾师傅。如果我们不希望他所掀起的微创新止步于“1%”,那么,仅当成好人好事来夸一夸,似乎还不够。个人的善举,方便的不过是一条线路、一二百人;公交公司能否接过手、牵起头,“孵化”更多的曾师傅?或者公司来做全市的行车动态发布呢?我们期待有更多的主体参与接力,用微创新这个支点撬动服务的嬗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