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5|回复: 2

为什么伤感更有大众缘

发表于 2017-6-8 06:34:1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为什么伤感更有大众缘





为什么伤感更有大众缘0
为什么伤感更有大众缘0
为什么伤感更有大众缘0



  【榜说】

  昨天是一个罕见的“双节”—中国传统的元宵节和西方的情人节一起到来。自然,关于情感和家庭话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其实,谈情说爱的读物也是畅销书排行榜上的常客,虽然情感仍旧,但是,每个时代仍旧在上演着属于自己的故事,把它们串起来就是一部简版的人类心灵史。

  “江南第一才子”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让所有人心动的故事》已是连续几周雄踞总榜榜首,力压《看见》,大有成为百万级畅销书的架势。这部短篇小说集为什么迅速蹿红,成为一匹黑马?表面上看,与它起源于新浪微博有关,与编剧出身的作者掌握叙述魔法有关,与“你有自己的朗读者,而我只是个摆渡人”类的金句有关。但是,实际上,随着这位作者的经历日益被媒体曝光,一位丰富生活的真正经历者甚至受难者的当代青年形象日渐清晰。不错,他是“最会写故事的人”,他的故事令大众心动,但是,它们是几次抑郁症换来的,其背后是张嘉佳的自我表白:“因为我是一个任性的人,所以才能写出这样真诚的文字。这本书拆开来是一个个的故事,合起来是一个世界观。”也就是说,与其说张是才子,不如说他是不尽如人意的生活现状的发声器。他书中的那些在问题生活中挣扎的小人物大多是在他身边的原型。以前我们老说“文学的真情实感来源于生活”,现在,这条好像有着点过时的规律又在张身上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老托翁曾说,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从市场角度看,这话极有道理:喜剧虽然是大众的一厢情愿,但是,伤感永远比团圆好卖!这不只是因为人们只有在失去幸福时才能体悟它的魅力,更是因为,伤感故事更能揭示的人类的无知和无力。因此,艾丽丝·门罗《逃离》中的小镇人物为各种好像突如而来的情变而出走的故事,便成为一种寓言:关于命运的不可知晓,关于爱情的不可理喻。从这个意义上讲,三毛的《你是我不及的梦》要比《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主题更为动人,流传更为久远。在此顺便说一句,也许哪一天会有人写作一本反映人性和历史复杂性的林徽因传,果如是,它也会更动人,更长久。

  说到根本,伤感主题图书之所以更好卖,乃是因为人生的不完美。生老病死,现实解决不了,则求诸思考,乃至宗教。龙应台的《目送》畅销多年,作为一本生死笔记,与其说它充满思考与智慧,不如说是叹息和无可奈何更为感人。龙应台的《目送》可称为升级版的朱自清的《背影》,其中的点题之句:“所谓父母儿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我想,凡是曾目送爱人背影远去的人,都将对此默立,乃至流泪,在心里,永远!冯威
(责任编辑:黄勇) 原标题:为什么伤感更有大众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1 21:05:29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2 00:54:34 | 查看全部
非常感谢联西老师光临指导本帖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