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70后作家长篇佳作不断 将迎来他们的时代

原标题:70后作家长篇佳作不断 评论家: 将迎来他们的时代
徐则臣的《耶路撒冷》。1
徐则臣的《耶路撒冷》。
一批50岁到60岁之间的“文坛老将”最近像集体交作业似地捧出长篇新作。正当这些“文坛老将”的作品的光环被市场不失时机放大之际,国内70后作家们在悄悄地“镂刻”出各自文学生涯中的长篇里程碑—例如,徐则臣《耶路撒冷》、乔叶《认罪书》、田耳《天体悬浮》、李浩《镜子里的父亲》,等等。这些为同代人写心立传的长篇佳作也已经获得主流文学圈的公正认可。评论家们认为:经过漫长的准备期,70后作家们已具备成熟的创作技巧和厚重的文学内涵,很快将迎来属于他们自己的时代。
呈现一代人“心灵史”
文学评论家、《收获》杂志执行主编程永新说,徐则臣的《耶路撒冷》和田耳的《天体悬浮》证明了他的一个观点:“该到70后们拿出好作品的时候了。他们的文学积累、生活积累,到这个份上了。”
出生于1978年的作家徐则臣4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耶路撒冷》被视为“70后的心灵自传”。小说中,在北京名牌大学读博士的主人公为了筹集求学耶路撒冷的费用,回江苏老家卖掉祖宅,而后接连与几位儿时伙伴相遇。他们各自的人生境遇、理想追求和对往昔生活的回顾,映照出一代人的成长,也提供了当代中国从乡村走向城市、又从城市走向世界的转型时代的多个侧面。徐则臣用6年时间创作这部小说。他告诉记者:“我想通过这部小说清理70后这一代人的经历和心灵。这代人非常重要,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时恰逢中国社会发生巨大转型。你不可低估他们,因为当这代人足够有力量之后,他们的奋斗、爱情、生存压力和理想焦虑,又反过来对社会施加影响。”
生于1972年的作家乔叶的长篇小说《认罪书》面世后在各好书排行榜上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小说将一位年轻女性的情感经历与广阔复杂的社会层面纠结在一起,呈现出这一代人在经历过物质狂欢后归于自省的心理状态。《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认为《认罪书》是近年文坛非常重要的收获,他对记者说:“无论从思想还是艺术技巧上,它都代表了70后作家能达到的水准,是乔叶本人创作中的里程碑,也反映了这代人驾驭大文本的能量。”
“渴望写好长篇小说”
这一批70后作家有意识地冲击长篇小说,笔力趋于厚重,对复杂、开放、宏大的题材敢于作出立体的概括,进行艺术形式的可贵探索,形成了一个明显的70后文学新动向。
徐则臣解释这是70后作家在文体意识上觉醒的结果。“在此之前,70后花了很多时间精力在中短篇创作上。我们在文体上集体
(责任编辑:黄勇) 原标题:70后作家长篇佳作不断 评论家: 将迎来他们的时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