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087|回复: 14

凉州民歌与《凉州词》

发表于 2010-4-23 09:23:2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四海朋友重庆见  兄弟姐妹乐得欢
              成长成才成功梦  中企互动帮您圆
        
         前不久,我们公司内部报纸的50余名通讯员,到距愚公古里王屋山不远的圣皇岭采风。在大家的强烈要求下,我用凉州民歌的调子,为他们唱了一首王翰的《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 /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唱完《凉州词》,只听到欢呼声与掌声,在圣皇岭上空久久回荡。
         今年4月12日至14日,中企互动第二届会员大会在重庆举行。12日晚,会员自导自演一场晚会。我还是唱了《凉州词》,记得我是现场填的歌词:
                 四海朋友聚两江 /兄弟姐妹乐得欢 /成长成才成功梦 /中企互动帮您圆——中企互动帮您圆——
        《工人日报》著名编辑夏老师果然独具慧眼,当即给歌词作者隆重颁发了奖品。我当然非常高兴了。但我知道,这并不是因为我唱得歌好,实在是大家太喜欢凉州民歌那苍凉而独特的旋律了。
        我的老家在甘肃武威,古称凉州,是国家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出土的地方。自古以来,凉州一直是一个民歌的海洋。
        小时候,母亲就是轻声唱着民歌哄我们睡觉。记得她经常唱《织手巾》。
                    大姐姐给了一个木匠家 /又会盖楼又会砸椽花 /杨柳叶儿青呀 /又会盖楼又会砸椽花——
                    二姐姐给了个铁匠家 /又会打铁又会拉风匣 /杨柳叶儿青呀 /又会打铁又会拉风匣——
                  ……
        童年时,每当冬日夜晚,我们围坐在热热的土炕上,听我一个瞎子堂哥弹弦子。最难忘的一曲是《珍珠倒卷帘》。
                    七月哩嘛哟哟七月七 /天上的牛郎会织女 /一个东来一个西呀/ 喜鹊搭桥两相逢……
        还有《老来难》、《哥哥劝妹》等,我们是百听不厌。有时候能听一个通宵。
        我嫂大字不识几个,但她唱的民歌却很动听。每当雨天不上地的时候,我们便能听到她的《王哥放羊》、《小男子出门》、《哥哥劝妹》等。
                    王哥喝酒我拍手/这么欢乐哪里有……
                     一打我的小男子出了门呀 /一间的房子半间空……
                     三十年的水沟流成河 /三十年的媳妇儿熬成婆……
        不同的歌调,相同的雨打在菜叶上的声音,和谐地交织在一起。虽然我没记住几句词儿,但那一首首歌的调子,却深深地烙在我的心里。
        我哥喝醉了酒,也常与他的同事高唱民歌。他们最爱唱的是《尕老汉》。
                    打下一只野兔娃儿嘛哟哟 /马后头捎哩嘛哟哟 /打下一只野鸡娃儿呀字儿清 /我就枪头上挑哩嘛哟哟——
        他们又是跳,又是唱,那欢乐的情景,让人终生难忘。
        我一直认为,在凉州随时随地都能听到的这些歌,是全国都有的。直到上大学后,当我从西北走到东北,从东北走到东南沿海,从东南沿海来到中原,才发现,这许多的歌,竟然是我的家乡所特有的。
        凉州地处大西北,地广人稀,大山绵延,自然条件差。过去人们的生活水平很低。特别是最爱唱歌的牧羊人,更是常年生活在大山中。但不管生活条件多么艰苦,凉州的人民都是快乐的,从凉州的民歌中便可以听出来,虽然民歌中也表达了许多的艰辛。
        凉州的民歌,有心酸也有欢乐;凉州的民歌,把心酸也能唱成欢乐。在凉州人的心中,人生如歌,歌如人生。
        我母亲常说一句话:“人这一辈子,高兴,也是一辈子;不高兴,也是一辈子。”这,也许就是凉州人爱唱歌的一个原因吧。
        我喜欢用凉州民歌的调唱《凉州词》,是因为我是凉州人,我非常熟悉凉州的民歌,也非常喜欢《凉州词》。
        那是上初中的时候,有一天,我试着用家乡民歌的调子唱《凉州词》。结果发现,有些民歌的调子,好像是专为《凉州词》谱的,唱起来是那么的合拍。
        我到外地上学、工作后,成了一个飘泊在外的游子。但无论走到哪里,凉州的民歌都一直伴着我。我在和同事们一起欢聚时,也常唱凉州民歌。我唱得最多的,就是王翰的《凉州词》。我想,也许是凉州的民歌,孕育出了千古绝唱《凉州词》吧。《凉州词》也许就是凉州民歌海洋里的一朵浪花吧。
        后来唱得多了,我就唱起了《春江花月夜》等古诗:“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像这样,越唱越多,越多越唱。唱得越多,我越觉得,我国古代那么多优秀的诗歌,又何尝不是古代劳动人民所唱民歌所孕育出的奇葩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6 20:59:14 | 查看全部
此次在重庆,有幸听到了屈老师清唱的《凉州词》,真是别有韵味,令人回味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22:56:23 | 查看全部
梅花雪老师,您的一句话,促我又把散乱的东西整理了一下,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7 07:56:55 | 查看全部
感受到不同的韵味和风采,屈老师很有才哦,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7 08:03:31 | 查看全部
屈老师,你太有才了!!!佩服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7 08:04:45 | 查看全部
虽然当时歌词一句没听懂,但韵味始终在我的耳边萦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7 22:33:09 | 查看全部
源于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22:39:05 | 查看全部
衷心感谢朱朱、小燕子、老哥的褒奖!
在下继续努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7 22:39:22 | 查看全部
音乐没有国界,好歌依旧醉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2 14:19:59 | 查看全部
屈老师那首《凉州词》真是让我长见识了。那种特殊的唱法与曲调、曲词完美融合,一种苍凉和广阔仿佛就在眼前,当时听了眼睛还酸酸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