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6|回复: 2

人跟猴儿的关系:读《物种起源(少儿彩绘版)》

发表于 2017-6-11 00:40:4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跟猴儿的关系:读《物种起源(少儿彩绘版)》

人跟猴儿的关系2
  我的老家有座动物园,我每次去都直奔猴山,看着猴子们捡烟屁股,剥糖纸,忍不住问父亲,“猴子怎么跟人这么像”。“因为人是猴子变的啊”,“那这猴山的猴子为啥没有变成人呢?”“……”父亲无语。多年后的一天,我带5岁的儿子去动物园,他冷不丁地冒出一句,“爸爸,那个猴子好像人哦……”我知道,新的一轮问答又开始了。
  对于一个喜欢知识的人来说,我们出生在一个最好的年代,也生活在一个最坏的年代。获得知识的渠道无处不在,但是解读起来却是个大问题,究竟懂不懂反而没人去关心了。如今,很多人动不动就冒出个“优胜劣汰”、“自然选择”之类的词汇,建议这些朋友先去读读《物种起源(少儿彩绘版)》,然后再来讨论达尔文。
  实际上,达尔文写《物种起源》承受了极大压力,甚至是来自内心的折磨(他可是虔诚的基督徒),究竟是上帝创造了生命世界,还是另有神秘的强大力量?这是达尔文最想回答的问题,也是《物种起源》的核心。于是,苗德岁为我们描述了达尔文的成长历程,以及写《物种起源》的开端。这些故事并未记录在《物种起源》之中,但被纳入了《物种起源(少儿彩绘版)》之内,帮助我们理解达尔文的思想,吸引孩子们踏上思考的旅程。
  时至今日,理解物种起源的要点仍然不是个轻松容易的事,要回答物种出现的大问题,只能从身边开始。为什么鸽子有不同的模样?为什么马儿有快有慢?苗德岁评价这种做法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物种是可以变化的,并且这种变化不仅仅在马圈鸡舍之中,森林海洋之中莫不如此。接下来,更艰苦的论证过程开始了。
  既然物种可以变化,那必然有些变异的个体能活下来,有些活不下来。而大自然的环境就是个简单的筛子,那些活下来的就是胜利者,失败者只能面对消失的厄运,长此以往,带有新的特征的新物种就出现了。不过,这有个小前提,就是生物个体需要足够多。长颈鹿的祖先们有长脖子的也有短脖子的,只是长脖子的能吃到更多的树叶,活下来了而已。
  至此,达尔文已为我们搭好了进化论的框架,但是如何让大家相信这个理论呢?达尔文拿出了压箱子底儿的证据,渐变的古生物化石,分不清是鸟还是鱼的胚胎,渡渡鸟的翅膀蛇的脚,环境相似的大陆物种不同,相似的物种却在同一大陆的不同环境下奋力生活,各种各样神奇的证据摆在一起的时候,只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就是不同的物种都是进化而来,只是我们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而已。提问,解答,举证,苗老师将《物种起源》的精髓浓缩成了上面三个部分,这也正是达尔文思想的核心所在。
  看到这儿,我已模糊了达尔文和苗德岁的界限。哪些是原话,那些是推论,这些都不甚重要。他们二人都在寻求生命的终极答案,这就是《物种起源(少儿彩绘版)》想告诉我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关于人和猴的终极故事。
  在床头放一本《物种起源(少儿彩绘版)》,妻子拿起来翻阅,之后感叹说,“这个书真好,我都能看懂。”我瞥见,旁边的儿子看见幽默的插画,已经准备抢书了。
  史军(科学松鼠会成员,植物学博士)
(责任编辑:黄勇) 原标题:人跟猴儿的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1 21:15:15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2 00:36:46 | 查看全部
非常感谢联西老师光临指导本帖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