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8|回复: 0

“泥瓦匠”造出固沙车

发表于 2017-6-12 14:23:2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
“泥瓦匠”造出固沙车(聚焦供给侧改革·我的故事


  编者按:上世纪50年代建立的机械厂陷入困境,买来先进设备想要大干一场。然而,生产盾构机、固沙车需要高科技,干了30年力气活的老师傅能行吗?请听朱为民讲述他的转型故事。





  我叫朱为民,生于1967年,当了30年铆工。刚工作那会,我在甘肃建设下属的第一建筑机械制造厂上班,那时候每天都要剪材、搬运、拼接、上螺丝,加工板材,虽然苦,可厂里面的搅拌机和升降机有稳定销路,日子很火。


  大概是在1994年吧,一切都变了:产品卖不出去,厂子效益一落千丈。


  我们都是“泥瓦匠”,一机厂和二机厂都是建筑机械厂,只能生产建筑机械。几十台设备是上世纪50年代建厂时的“老家伙”,比我岁数都大,根本无法改造。


  日子最难过的时候在1999年到2002年,当时厂里只发“节日工资”,就是每逢过年过节,才给工人发钱,一年工资只能拿到半年的。又赶上我们和父母5口人住的平房拆迁,孩子上学,最后父母用退休金接济我们,真叫一个难。


  2012年,有了转机,新的装备公司成立了,购买了先进设备、引进了高水平人才,我们新老职工接到了造盾构机的任务。盾构机是用来钻隧道的,地铁、公路等隧道工程都需要用。厂里说这个是高科技。


  可问题来了:以前铆工每天要下20吨料,全靠肩挑手扛出大力气。装备公司用的是机械化设备,拉料有吊机,切割拼装要输入电脑程序操作。我们一下子不会干了。


  我是综合班长,干了30年铆焊工,遇见新设备,我又变成学徒了。我是老师傅,不会操作岂不让人看笑话?我这个“老铁”还得发光发热!


  我让孩子帮忙,每天晚上从网上查资料,后来干脆拉下脸找年轻的技术员讨教、看工艺。学了半年时间,突然发现,无论是新设备还是旧设备,原理总是一样的。新设备自动化操作的问题解决了,我们这些老师傅的专长就发挥出来了。


  过去造搅拌机、升降机,焊点上经常有焊瘤、咬肉,工艺粗糙。而制造盾构机要求非常高,要是还停留在粗糙制造的思维上,干不成。


  为了把活儿拿下来,老师傅、新徒弟上百次的开会、交流、试验,直到无论在等离子切割,还是焊缝等细节上都能达到精度要求。2015年3月26日,第一台盾构机生产下线。


  我干了快一辈子了,这个活儿是最敞亮的。记得机器下线那天,来了很多人,没人知道我是谁,但我在人群中很激动,特想大喊一声:“我造了盾构机!”


  盾构机造出来了,运到南方城市去挖隧道了,有了大订单我们日子好过多了。现在实行绩效考核,工资最多能拿到6000元,家里的日子也越来越红火。有了造盾构机的经验,当企业说尝试造治沙机的时候,大家都铆足了劲儿。我们企业生产出的立体固沙车让治沙从人工进入到机械化时代,特别第二代治沙车治沙效率已经达到人工治沙的150倍,而且扎根深、面积大、防护能力更强。


  【见证者说】 


  为了在新领域有一席之地,不被市场牵着鼻子走,企业决定成立甘肃建投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在一片质疑声中,干部职工铆着劲、加油干。实践证明我们企业找到了发展方向,盾构机造出来了,很受市场欢迎,治沙机好不好用我们要检验。


  于是我们在甘肃省武威市建立了治沙基地,目前已经成功治理了2000亩黄沙,今年开始将继续治理10万亩。


  ——甘肃建投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