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启蒙时代》:自由如何孕育与使用
作者:鹿鸣之什
彼得·盖伊的《启蒙时代》由两卷组成——《启蒙时代(上):现代异教精神的兴起》和《启蒙时代(下):自由的科学》。上卷通过“对古代的追慕”和“与基督教的矛盾”展现出启蒙哲人们如何在古人的思想精华中吸收批判的武器,并且用这种武器对抗基督教,本卷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下卷将这两种斗争合题为“现代性的追求”,正如彼得·盖伊所说“这两种书乃是同一主题下的两个部分,分别展开分析,但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在第一卷里,我将论述启蒙哲人如何争得了自由;在下一卷里,我将论述他们如何运用这种自由”。
对古人的追求,是对自由精神的重新发现,启蒙哲人们从古代的思想精华中重新找到被基督教抵制的东西——人性的自由感,这在文艺复兴时就已经出现——从波焦·布拉乔利尼发现卢克莱修的《物性论》开始。他们不是文献整理者,他们运用文献发出自己的声音。重新发现,最普遍的形式就是“寻书”,在古迹之中、在权贵和修道院的图书馆中,将尘封的哲学著作发掘出来,并且再次传播出去,当时的考古学提供了他们寻找古代的物质条件。他们各自都有倾慕的对象,这个新世界带来的新思想让他们兴奋不已,原来他们追寻的东西,早有前人已经如此完美地表述过。
启蒙哲人们与基督教的拮抗,盖伊评价道:“启蒙哲人的反叛是用异教反抗其基督教的遗产,但是他们的反叛也是一种从古典思想和基督教教条下解放出来的现代异教”,本书的关键词是“反叛”,但同时这是“继承之后的反叛 ”,正因为基督教学者的铺垫,才使得启蒙哲人们能够发现新路,他们之间是相伴相生的关系。基督教学者对宗教的研究是严肃的,虽然在启蒙哲人眼中是可笑的,他们用理性驳斥这些研究,但开明基督教学者也会转向自由思想,同时启蒙哲人也并非完全不信教。所以这一启蒙图景是相当复杂的。正如书中所说“当启蒙哲人指责经院哲学是字谜游戏时,不过是表明,曾经对于经院哲学极端重要的东西,此时对于启蒙运动来说已经丧失了意义。此时改变了的仅仅是务实的内涵,而务实的主张并没有改变”。圣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大全》抨击无用的沉思冥想和“虚妄飘忽的好奇心”,这与伏尔泰和莱辛的说法大同小异。
本书所要证明的,不是一群思想家如何打倒另一群思想家,并且举着“进步”的标签喧嚣着口号,而是古代和基督教思想家们如何孕育出合适的光、土壤、空气,让这一群启蒙哲人生根发芽。
这部书向我们展示了一群充满活力的启蒙哲人,他们的思想精华、他们的风格特征、他们的个人生活(虽然启蒙哲人歌颂个性解放,但并非赞扬感官放荡,他们的私生活是“有限的自由”)。他们虽然都汇集于启蒙大旗之下,但他们并不完全相似,他们和古代以及基督教的关系也并非泾渭分明。“他们就像今天的纽约、伦敦和巴黎的任何一个文化圈子一样,是一群自负好辩、脾气暴躁、性好妒忌的人,总是会不停地相互写信进行指责与抱怨”。他们互相支援,也互相攻讦;他们赞扬古代,也可能批评它们;他们对抗的基督教并非完全保守腐朽,其中也有开明人士在寻求变革。那是一个思想爆炸的年代,各个派系和群体的人们都在相互渗透,启蒙哲人们也会犯错,但能够自由思考本身就是最珍贵的,真理就是在思考中渐渐成形,本书是一场华丽的盛会,让读者看到这些哲人怎样学习点亮启蒙之光,正如盖伊所说“他们的认知发生扭曲,使他们的许多判断显得肤浅。但是,这也让他们有了一种进攻的锐气,在自我怀疑、内部纷争和重大退让使得防守都很困难的时候,尤其如此:通常,防守时误判形势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攻击对手时付出的代价。康德承认,他所处的时代还不是一个启蒙了的时代,但是他毕竟可以宣称,这是一个启蒙时代。历史站在启蒙哲人一边,这是令人欣慰的信息”。正是如此,历史给了他们机会,让他们得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有些统治者也支持启蒙哲人。这是一种开明的风气。只有在开明之下才能允许错误,允许偏见,允许暂时的脱离,但总有一刻,他们会找到真理,会迸发出思想的光焰。启蒙不是一个瞬间,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互相交错,炫彩纷呈同时也百味杂陈,我想这部书的精彩之处就在于,它能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梳理,从中抽出最好看的东西,将它们平摊在读者面前,将这启蒙时代如画卷般徐徐展开,这个时代也就顿时活在眼前。
对这部书的评价,多是赞扬它在保持严谨学术性的基础上还可以雅俗共赏,极具可读性。本书的写作体例让它成为一部易读的学术经典,每一章汇编成许多小事例,逐项展现,最后在文献综述里说明其论述体系与思考脉络,这就兼具了普通和专业读者的阅读期待。当然也有评论认为本书像“读书笔记的汇编”,但这正好显出它亲民的特质。对于渴望了解启蒙时代的读者,本书是一部最合适的入门读物。
《启蒙时代》目前只翻译出版了上卷,它可以作为独立的一卷阅读。若想知道启蒙哲人们在处理好与古代和基督教关系之后,如何走入现代,那么就得继续等待下卷的出版。
(本文系《启蒙时代》出版方世纪文景提供,搜狐读书整理)
(责任编辑:UB004) 原标题:评《启蒙时代》:自由如何孕育与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