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与劳模对话
刘平平 陈媛媛
“不要以为自己是千里马,没有被人发现。其实,不是这样的,很多伯乐都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寻找千里马的……”
4月23日上午,胜利油田东辛维修大队开展的“庆‘五一’迎‘五四’红柳论坛系列活动之一——对话劳模”正在热烈地进行着。来自基层不同时期的三个劳模:“不当轮换工要做主人翁”的劳模彭守赞,扎根荒原20载的女子班长朱艳红,电焊女工的杰出代表杨宝俊,他们三人分别从不同角度以自己的成长经历与刚上班不久的青工对话。
八十年代的轮换工代表、山东省劳模彭守赞,讲述自己如何从一个退伍军人到油田轮换工成长为企业的主人翁的。彭守赞当年有句名言“在岗一分钟,干好60秒。”他靠着一种大无畏的拼搏精神,勇往直前,在作业队上班三个月就当上班长。有一次,他新婚的妻子从老家来探亲,当时他正好上下午4点的班,脱不开身,不能去接妻子,彭守赞就委托他的老乡到车站接他的妻子。老乡不认识他妻子,彭守赞就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照片递给老乡,“你就拿着照片找吧。”到了晚上12点下班,彭守赞才回到宿舍,当时妻子该有多少委屈啊?!
彭守赞说,在当时艰苦的环境下,不会想那么多,当时的人们靠得就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就是要干出个样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彭守赞对参加对话的青工说,你们是有知识有理想的有志青年,无论干什么工作,一定要铺下身子,实实在在地干,只要你干,就有人看见。基层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只要努力,就会有一片蔚蓝的天空。
作为劳务派遣工来到采油四队的学生党员梅青说,刚来莱州湾时,心里的落差非常大,但经过和劳模相处,才懂得,劳模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工作。
来自广联站的大学生张轶说,原来觉着劳模很远,其实就在眼前。劳模的成长经历教会我们要学会坚持,我们要用劳模的精神鼓励自己,提高自己,在提高中完善自己,对于我来说,就是学好技术,有机会参加技术比赛,取得好成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来自采油五队的大学生杨继峰,是2009年春天经过竞聘走上副队长岗位的,他说,我们学习劳模,首先要学习他们的精神,他们的精神对我们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学习他们有技术,有技术才更有力量,要学习他们敢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要学习他们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要向劳模那样,踏实工作,开拓进取,让红柳精神在我们这一代发扬光大,薪火相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