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2|回复: 2

《霜叶红》:回归古典自传体 纯粹干净君子书

发表于 2017-6-14 01:00:0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霜叶红》:回归古典自传体 纯粹干净君子书
作者:傅小平

程歆长篇小说《霜叶红》研讨会现场  [保存到相册]
  几乎所有的处女作,都会是一个不甚完美,却极为真实的开场。恰如作家王安忆所说,处女作也许很浅,不广阔、不完整、不深刻,可是它非常重要,因为它的独立性,还因为它书写的往往是个人的始发的经验。不同的是,作为一个未经系统文学训练的企业家,大连作家程歆写的长篇处女作《霜叶红》,还有着它特有的简单与质朴。而在这简单与质朴里,它确如《文学报》主编、评论家陈歆耕在日前辽宁大连举行的“程歆长篇小说《霜叶红》研讨会”上所言,这样一部真诚、真实、真切的作品,写出了作者这一代人的情感史、命运史和创业史。

《文学报》总编、评论家陈歆耕1
《文学报》主编、评论家陈歆耕 [保存到相册]
  以评论家刘琼的理解,这部小说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作者纯粹就是想表达。“我觉得我的故事很动人,我的历史值得写,我的感受不一般,所以一定要这么写,我的心里才会平复。”评论家任芙康如是谈到自己的阅读感受,他感觉到作者有一种非常强烈的压抑不住的表达冲动。“我说不出什么有意义的话,但是我想老实地说,这本书我从第一行看到最后一行,从侯德云的序到题记到作者的自述,我都看了。我的感觉,这不是作家的创作,而是朋友的一种倾吐。”

文学报副主编、作家陆梅1
《文学报》副主编、作家陆梅 [保存到相册]
  这是因为如《文学报》副主编、作家陆梅所说,作者在写作中袒露出了自己那一颗炽热赤诚的心。她把这看作是初心,这颗初心通过主人公夏风在特殊年代遭遇家庭变故时、面对初恋时、选择爱情时,以及经历人生路上的磨难时,完整真切地呈现给了读者。不作一点点的虚饰,仿佛不把自己的心掏出来就对不起读者,对不起自己,对不起笔下的人物。“这种热烈的程度,就像一个少年的初恋,是忘我的,奋不顾身的。我理解,这就是王安忆所说的处女作里那些非常可贵的东西。”
  在陆梅看来,这部处女作的特殊之处,还在于作者写这一部处女作,已然不年轻,他的人生阅历早已度过了“不广阔、不完整、不深刻”的阶段。“所以,《霜叶红》又是这样一部超越了年轻处女作意义的非典型处女作。也就是说,它虽然还非常感性,但它仍然提供给了我们一种有价值的个人的视角、个人的观感,一些以虚构面目出现的纪实性的片断,一些带有某种异质性的经验。”

评论家雷达发言1
评论家雷达 [保存到相册]
  面对这样一本书,要求其体现小说精巧的叙事,或凸显小说复杂性的精神,无疑是苛刻的。正如评论家雷达所说,这部小说感人之处就在于其无比的真实性。“作者没有太多‘做’的痕迹,也感觉不到他结构经营的努力。你读了会有像是在读真实的生活的感慨,它排除了传奇性和戏剧性,或者说把戏剧性隐藏了起来,它的平实显示了一股力量,带来了作品的完整性和感染力。”
  也因为真实,一个普通人的“自传”,才会有如此之大的感染力。以雷达的理解,夏风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是优异的和出类拔萃的,但是他的经历毕竟也只是并不出奇的一个普通人的经历。但小说坦诚、敢于自我剖析,把个人的身世和时代的变化水乳交融,凸显了一种强大的真实的力量。而小说之所以会给读者这样的感受,究其实在于,作者并没有满足于写一种生活经历,而是写一种内心的经历。在雷达看来,区别于一般的传记体的写作,小说突出了作者内心的体验。“他不重视故事,而重视体验,这是一种连很多专业作家都没能保持的可贵品质。”

评论家白烨0
评论家白烨 [保存到相册]
  或因如此,这部小说才给了评论家白烨眼前一亮的感觉。在白烨看来,这部小说的优点和弱点都非常分明。“你一看,就明白这不是那种专业化的写作。但正因为不专业,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特别的东西,我看了以后最初的感受就是,这是一部接地气、有底气、扬正气的作品。作者显然是基于个人真实的经验,写自己的命运沉浮,这使得作品具有充沛的真实性、充盈的鲜活性。”
  更重要的是,在白烨看来,这部小说写出了一个新人的形象。小说主人公夏风,虽然不断碰到各种坎坷,但他一直在试图掌控自己的命运。即使在改革开放之后,他依然在逆境中奋进,堪称励志的典型。“习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讲到人物描写要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夏风这个人物就符合这‘三有’的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个人物有着时代性的意义。”以白烨的观察,当下能写出这种有新人气象的作品并不是很多,究其因在于职业作家对“新人”不是很了解,而业余作家没有很好的文学造诣,而程歆的写作弥补了这一缺失。

评论家何向阳0
评论家何向阳 [保存到相册]
  评论家何向阳正是从“新人”的精神谱系出发,来深入理解夏风这个人物。在她看来,虽然和路遥笔下的高加林有所不同,夏风却和他们同属青年创业者以求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谱系,而这个谱系在很长时间里,却是断裂掉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对创业者的故事的书写,基本上变成了碎片化的青春书写的状态,在夏风身上,我们看到了整合的努力。”
  当然,跟其他类似的形象相比,夏风还是有其独特的个性。以何向阳的理解,这不同主要不是表现在性格上,而是表现在小说呈现出来的一种感恩式的叙述上。夏风承受了那么多的沉浮和磨难,有不少是灭顶之灾,但在这个小说里,读者却很难看到和他面对面冲突的人。“夏风几乎和所有人都达到了和解和谅解,他给人感觉一直在寻求一种更大的心灵的皈依。你可以说,这种感恩式的叙述,是一柄双刃剑,在呈现了作品相对纯粹和干净的品质的同时,它会在某种意义上带来文学性的缺失,但这样一个有着感恩之情的人物,无疑特别能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评论家任芙康0
评论家任芙康 [保存到相册]
  而《霜叶红》确乎是纯粹的,也是干净的,即使写到和夏风先后有过感情联系的五位女性,也只是关乎于情,以至于评论家郜元宝止不住发出“这种纯粹写情而毫无‘性’趣的小说能够引人入胜,如今已属罕见”的感叹。“作者初衷并不想与当代文坛诸公一晤而笑,但其聚精会神、一往情深、用语不苟、真诚坦荡、却足以令才华或许尚未耗尽而真情实在早已枯萎的许多名家老手为之汗颜。”

评论家何平0
评论家何平 [保存到相册]
  但透过这种让人汗颜的纯粹和干净,分明能看到被作者在反思过程中过滤掉的杂色。在评论家何平看来,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一定比书里写出来的要复杂得多。“作者写作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反思的过程。而在反思中,作者把一些杂质过滤掉了,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一部体现出比较干净的君子理想的君子书。”

评论家李建军0
评论家李建军 [保存到相册]
  恰是于此,评论家李建军看到了久违的有着稳定的伦理基础和道德爱情的写作。“小说里写的爱情和友情都是很积极健康的,都是很打动人的。作者投入了一种近乎大地一样朴实的情感,他融入了自己的亲身经验,很少放纵自己的想象。而只凭想象写出来的作品,往往是虚假的、空洞的、缺乏经验内容的。正因如此,这部小说,才让我们觉得真实,而且也让我们相信这种真实。”

评论家汪政0
评论家汪政 [保存到相册]
  基于此,评论家汪政强调了以文学之外的身份写作,之于当代写作的重要意义。而这一写作最为可贵的,还在于它是对于理想做正面书写的写作,是对于正面价值做充分肯定的写作。“联系到这个时代,可以说已经失去了赞美的能力,你就会感觉这种品质何其可贵。”以汪政的理解,这是一种久违了的写作。“在读小说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作家的精神谱系是什么?他的文学资源是什么?我就莫名其妙地感觉,他的主题书写和话语表达,与俄罗斯文学有着很深的渊源。”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汪政表示,这部向古典主义致敬的小说,实际上也是从文学继承和发展的角度,提示我们这样有着古典和浪漫情怀的写作仍然有生命力。“它至少契合我们这个年代的人的文学记忆,也契合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生活。”研讨会由本报、花山文艺出版社和瓦房店文联联合主办。滕刚、侯德云、张采鑫、黄勇等出版人、作家、评论家出席并发言。
  (载2014年12月11日《文学报》)
(责任编辑:UB0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31 16:48:14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
赵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31 23:33:46 | 查看全部
非常感谢联西老师光临指导本帖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