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
民声
2017-06-14
列车应当全面禁烟
江苏徐州 梁西征
在乘坐列车出行时,常常发现一些乘客在列车连接处,或者在车厢里抽烟,这看似不起眼,实则十分危险。在相对封闭的车厢内抽烟,不仅污染空气环境,影响他人,而且可能触发烟雾报警,造成列车紧急停车,影响运输安全。而随意丢弃的未灭烟头还有可能引发火灾,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目前,我国《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只明确禁止在动车组列车上吸烟,而在普通列车上则设置了禁烟区域。这些规定是多年前制定的,考虑到吸烟危害如此之大,以及近年来各地禁烟力度不断加大,应当考虑实行列车全面禁烟。
不少地方明确规定,公共场所严禁吸烟。列车也属于公共场所,而且对安全有着更高的要求。从这个角度说,实行列车全面禁烟已经具备了法理依据。这不仅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有力维护,更是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最大保护。
公车姓“公”要靠监督
湖南常德 刘子博
公车改革以来,不少地方都给公车贴上了显著标识,有的还为公车加装了GPS、建立了公车管理服务平台,通过跟踪公车行驶轨迹、记录公车使用情况,强化对公车的管理监督。这些举措有力推动了公车改革向深水区行进,降低了政务运行成本,树立了政府良好形象,得到了社会公众的点赞。
实践表明,公车改革不能只是发文件,而应该有一系列的制度保障。公车如何使用?违规用车该承担什么责任?这些都需要通过制度划定红线,让公务人员不敢越雷池一步。此外,建立了制度还要有严格的监督。无论是行政部门自身的监督,还是引入社会公众及媒体的监督,目的都是让公车私用的行为受到惩处,让公车真正姓“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