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有困难 找齐师傅
“这个活儿,还是找齐师傅干吧。”6月9日,一看这台调节阀,齐鲁石化运维中心炼油仪表车间连续重整维护班的职工直摇头。齐师傅,是他们的班长,大号齐泮民,五十来岁。干仪表他是老江湖,干活有道道。按正理,送到厂家维修的调节阀。送去时的结构是啥样儿,解体维修后就要恢复成啥样儿。可谁曾想,这台调节阀维修后却变了样儿。阀门的马架和阀座本应是成直角的,现在,却变了角度。同事都知道,这台大调节阀的定位器和风线最难装,现在又成这个样子,更是难上加难。谁看到,谁摇头,谁也干不了。他们只好让齐师傅出马。齐师傅给捆扎在一起的定位器、风线管松了绑,在地上摆弄一番。“用看看照片不?”看着摊在地上曲里拐弯的那些风线管,监护的女同事时培红犯了愁,掏出手机,举给齐师傅看。“不用看。”齐师傅抓起定位器,跑到阀体跟前,想先把它固定上。调节阀拆卸前,仪表工们都会用手机拍下照片,以免仪表设备回装时出了岔子。上次检修,这台调节阀的定位器就是齐师傅装的,哪条风线安装在哪个位置?他有数儿。即便是调节阀人结构“错了位”。干这个活儿,若有专用工具就能轻生点儿,可齐师傅他们手里就是些扳手、套筒、钳子。有的地方空间很小,这些工具感觉用不上“劲”儿、很别扭。虽然没在大太阳底下暴晒,但三十五六度的气温,也是相当的“火辣”。定位器和风线管几乎占据了调节阀的“半壁江山”,齐师傅一会儿爬到高处的平台,一会儿又要钻到阀门的对面比量。伸胳膊、跷脚,弯腰、扎马步,各种难拿的姿势,齐师傅几乎都用上了,没过多大时辰,他脑袋上的汗就顺着安全帽的那一个地方,滴落到后脖领子上,领子周围就像用水浸过一样。齐师傅的那身衣服已经让污渍蹭的没了模样,洗都洗不出来。挂在脸上的汗弄的他的脸面直痒痒,偶尔,他会用手背或抬起胳膊蹭蹭。不知啥时候,他的鼻梁上多了道粗黑的印迹。因为调节阀变了样儿,那些不锈钢的风线管不是要拉长,就是得缩短。扳来拧去、钻进顺出,齐师傅想法让它们和现在的阀体“碰头”。有的风线接头不好装,干活的位置又别扭,齐师傅的嘴都跟着使劲、撇到了一边。用了快两个小时,这个活儿总算完了工。检修的活儿很多,齐师傅没有固定的工作,也没有固定的位置。他说,自己得满场飞,哪儿需要,他就得到哪儿去。工艺上做了个小动改,把仪表风线的球阀挡在了调节阀的手轮之外,搞的维护班的人没了招儿。“把手轮卸下来,把球阀往上扳一扳。”说归说,可同事谁也不敢下手。往上扳球阀,那是要紧丝扣的,他们怕把丝扣紧的过火,这段管子变废了。无奈,他们只好把齐师傅请过来。齐师傅的活络好,什么样的活儿?用多大的手劲儿?他心里很有数。只见他来回来回回转动了几下,球阀被乖乖地移到了手轮的内侧,问题解决了。一有难题,甭管大小,同事最先想到的就是齐师傅。不管遇到啥事儿,齐师傅都有招儿。装置里的那台程控阀要更换回讯器,来的新货和原来的一点也不一样,同事安装好了,阀门怎么也开不到位,两个同事四目对望。“找齐师傅!”齐师傅好观察、心思也细。在现场,他操作了一阵儿,就发现端倪、想出了解决的招儿。“把新回讯器的支架锯一截,重新再钻上两个固定的孔,这样,那个凸起的槽小就没了挡头,阀就要以打开了。”他指着给同事看。然后量了一下支架尺寸,又画好要钻的孔,骑上单车就往班组库房奔去。齐师傅好琢磨事。这台程控阀上的固定支架,就是上次更换回讯器时,他刚刚改装过的。忙起来,一些简单的小事儿有时会阻断同事的思路。只要他们找到齐师傅,齐师傅即刻会到场,从不埋怨什么。齐师傅就想着把事儿赶快解决、把活儿干好。石化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