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光与影的缝隙间:评费英凡《电影本色》
作者:黄涌

《电影本色》费英凡 著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5年10月出版
电影作为视觉的盛宴,在光与影的缝隙中,看与被看之间,显示出其存在的意义。观影,不再是简单地对电影故事的猎奇,而演变成我们宣泄现实的情绪、表达内心想法以及延伸艺术理想的新窗口。
电影构筑着现实的新镜像,极大丰富着我们的精神生活。光与影组合在一起,构置了一个有别于我们现实世界的另外空间。它不再是现实世界的简单复制,而是被包容进广阔的艺术空间里。透过光与影的美妙合成,电影完美演绎着我们对现实生活的多重解构。
观看电影,不仅是因为电影已经成了我们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电影可以将我们带进一个全新的艺术领域。在那里,我们可以尽情释放着自己的情感,宣泄着自己内在的情绪。
电影批评的出现,则可以升华我们观影后产生的无可名状的碎片式感受,它替代着我们对电影艺术的感性认识,更直接地让我们感受到电影艺术的现实关怀,从而对电影产生更为持久的期待。
费英凡的《电影本色》一书,以其独特的感思和专业性的学养,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广阔的电影艺术批评空间。这本书以红蓝橙青绿紫黑七种颜色绘制了近几年来中外电影的一个全景图:红色是炽烈,绿色是生命,橙色是情怀,蓝色是忧郁,青色是成长,紫色是神秘……仿佛将我们带进一个多样化的光影世界。在那里,我们可以自由畅想、领悟和思索。
他的文字简单、直接且富有温度,字里行间里透着对电影艺术的挚爱。或许,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观影就是为了“独享那一份黑暗里耀眼的光彩”,“文字的交流、观点的碰撞,能让电影之光照射得更远、更广、更深,也使电影更有魔力。”
他写影评既是对生活的重新思考与认识,也是为了让自己的生命更加富有朝气。因为,只有在电影的世界里,我们才可以自由畅想,自由生活,自由观察……
我和费英凡相识于去年安徽省文联第三届评论家高研班上。印象里,他为人沉稳而低调,话语不多,但只要一聊起电影来,眼神里马上闪烁着熠熠的光泽,似乎有着说不完的话。他自诩为业余影评人,其实却专业得很。他私淑于安徽省影评学会副会长童加勃教授,将观影当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去实践,希望透过光影世界能够思考更多的现实意义。
在费英凡的眼里,电影不仅仅是用来讲故事的,亦可看作是我们现实世界的另一种投影,包涵着更为广阔的艺术内容。“电影能够更好的唤起我们对另一种人生经验的感同身受,好的电影能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影评人埃伯特语) 。而电影批评的目的,就在于揭示好电影存在的价值,让我们通过文字进一步思考电影存在的本质意义。
透过费英凡充满激情和思辩文字的背后,我仿佛看到了光影世界里另一种美,而这正是电影的“本色”所在。
(责任编辑:宋晨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