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资本论》中的市场经济逻辑:耳目一新的力作
作者:丁凡

《资本论》中的市场经济逻辑 [保存到相册]
马克思的《资本论》作为打碎旧世界的“工人阶级的圣经”,曾在我国广为宣传,依据其凝练而成的《政治经济学原理》更是许多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然而,由于国人对《资本论》在市场机制方面的深刻阐释知之不多,认为其在市场经济中无用的看法甚是流行,马克思经济学正在被边缘化。
可喜的是,北京工业大学经济学副教授王明友的新著《〈资本论〉中的市场经济逻辑》(社科文献出版社2015年2月出版)一书,以回归《资本论》是揭示市场经济规律的“经济哲学”著作为目标,对《资本论》中所揭示的市场经济逻辑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别开生面的探讨,可谓填补了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空白,令人耳目一新。
该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劳动资源节约为前提,以两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实市场竞争中的展开为主线,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市场经济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统一起来,并从微观企业运行到宏观结构平衡,从商品交换到货币理论,从产权到租金,从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到经济增长,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等一脉串联下来,从而把“价值规律”这一人们所“熟知”,但其实是很抽象的范畴引向了现实市场机制层面,从而揭示出马克思经济学不仅有完整的市场机制理论,而且其理论的深刻性是流行的西方主流经济学难以望其项背的。
该书的突出贡献在于(1)深刻揭示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供求价格论的统一性;(2)阐明了马克思的总供求平衡理论的“比较优势”和马克思的一般均衡论的科学性;(3)明确指出了真正揭示出“资源最优配置标准”的是马克思经济学而非西方主流经济学,并对马克思的“资源最优配置标准”给出了数学表达,认为从马克思经济学基本原理出发可以在逻辑上说清为什么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4)挖掘了马克思企业理论的学术价值,对科斯的企业理论给予了还其本来面目的客观评论;(5)梳理了马克思对货币数量的理论分析,以此为基础,探究了汇率形成的基本逻辑;(6)揭示了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的互补性;(7)从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逻辑得出我国建立法治的市场经济和必须向创新型国家迈进的必要性;(8)对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流行观点进行了逻辑反驳。
正是基于这些分析,作者强调《资本论》非但没有过时,而且亟需立足市场经济的视角来重新解读,马克思对市场经济逻辑的揭示随时间的推移会大放异彩,新制度经济学一定程度上向马克思经济学的复归就是佐证。也因此,继承《资本论》的方法和其对市场机制的分析,批判地吸收西方主流经济学在揭示市场经济运行层面的科学探索,努力开创理论经济学的新天地就成为中国经济学家的历史机遇与历史责任。
作者理论功底扎实、逻辑思维缜密,且高度关切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使该书呈现出视角独体,观点新颖,逻辑严谨,思想深刻,启迪思考,解疑释惑,语言朴实,文笔流畅的文风。在“读图时代”和“文化快餐”日盛的氛围中,关注“经济哲学”难能可贵。读者可以跟随作者在理论经济学之旅中体会“经济哲学”的思辨之力、思辨之难、思辨之美和思辨之味。所以,笔者愿意向读者推荐这一力作。
(责任编辑:宋晨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