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8|回复: 0

暑期打工防陷阱(以案说法)

发表于 2017-6-21 05:36:1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
18版 目录 往期
暑期打工防陷阱(以案说法)
2017-06-21 张兆利

  【案情】去年暑假,大二学生小张通过网站找到一家公司,得到一份为期一个半月的办公室文员工作。虽然每天要完成的打字工作量很大,但她一直干得很卖力。

  约定的打工期限届满时,老板以种种理由拖延发放工资,还以打字中出现过错字而要求扣除一部分薪金。“面试时口头约定一个月的报酬是2800元,最后只给了我1500元。”因为急着回家,又拿不出书面凭证,小张只得忍气吞声。

  【说法】如今,大学生利用假期兼职打工或参与社会实践,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然而,由于学生们大多涉世未深,又不太计较酬劳,加上自身警惕性不够,导致上当受骗的事件频频发生。

  首先,大学生寻找暑期打工信息,最好通过学校和当地人社等正规部门介绍。网上的招聘信息鱼龙混杂,学生需要细加甄别,否则很容易出问题。学生在选择打工单位之前,要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企业是否具备合法资质。同时,要通过录音、拍照等形式保留相关证据。

  其次,由于大学生的身份是学生,工作也是临时性的,因而这种行为并不属于我国劳动法的保护范围。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二条还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根据上述规定,小张的打工行为并不受法律的保护。在不属于劳动关系的情况下,建议打工者与用工单位签订书面“劳务协议”,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劳务报酬、福利保险等内容,不失为维权的最有效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