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6-21 22:25:11
|
查看全部
至今很少看到有专家大师,认真探讨研究过这个问题。企业文化与集体心态之间的关系是如此密切,一直以来被专家大师刻意忽视。心态是土壤,理念是种子,文化是大树。改造集体心态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当然比不上古典的企业文化建设套路来得快。诊断、提炼、编写、宣贯、落地、走人,短则几天,长则数月。做的快,钱赚得也快,立竿见影,轻车熟路。谁也没有耐心和时间,愿意陪着企业慢慢提升素质,改造心态。所以,企业要想真正塑造优秀企业文化,主要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
当今绝大多数中国企业的集体心态,都处于不健康和亚健康状态。从本人所接触的一些所谓的企业文化人身上,就可以深刻感受到这一点。从事企业文化的人尚且如此,其他没有文化的员工更是可以想象。长期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缺乏,是导致个人素质低下的根本原因,特别是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面对西方不良思潮和风气的冲击,大多中国人都不能把握自己的心态。作为中国社会的集体组织企业,自然也无法幸免。
要彻底改造企业的集体心态,还是要从利益诉求点抓起,尤其是代表员工集体的共同利益。离开利益谈企业文化,单靠思想教育和情感联络,是短暂而不牢靠的。因此,企业文化不仅不能回避利益问题,反而首先要分析利益所在和代表人物,最大程度建立集体利益共识,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和教育,这样才能起到良好效果。刻意回避切身利益问题,夸夸其谈什么理念愿景,如果不是糊涂麻木,那就是老板别有用心。从体制机制上说,实现真正的企业民主,是解决共同利益和集体心态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当年红军从吃饱饭这个切身利益开始,进而提出打土豪分田地,进而实现解放过上幸福生活,这才把贫苦农民团结在一起,并引上共产主义道路。如果不是这样,一开始就大谈特谈什么共产主义,恐怕一定会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也就没有那么多人参军入伍闹革命。良好的集体心态,必须也只有建立在利益共识基础之上。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也只有建立在良好的集体心态之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