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8|回复: 0

从“伴手礼”说起

发表于 2017-6-25 15:04:0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
从“伴手礼”说起
2017-06-25 暨佩娟

  纸扇、丝巾、横滨市长亲笔签名赠言的卡片、横滨生产的日本首款自制香皂、印有横滨主要景点分布图的刺绣手帕……参加在日本横滨举行的亚洲开发银行理事会第五十届年会,与会者最先接到的是主办方递上的诸多具有横滨特色的“伴手礼”,这也引人纷纷叹道——礼品虽小,却是横滨的一次“文化推送”。


  在这次亚行年会上,主办方不仅在“伴手礼”上下功夫,每天还会安排一场传统文化秀,包括和服时装表演以及尺八、三味线等传统乐器演奏。


  日本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力较广。渡边淳一、村上春树的小说在海外有大量读者;拥有一只机器猫是许多不同肤色的孩子们的梦想;宫崎骏的动画、中岛美雪的歌曲、喜多郎和神思者的原创音乐,在世界多地都有其爱好者;甚至日本茶叶包装纸上的浮世绘版画图案,都曾影响到包括梵高在内的欧洲印象派画家。


  文化没有优劣之分。一国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离不开其孜孜不倦向外推介的努力,更与其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息息相关。


  说来,日本文化的舶来属性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早期学习古代唐朝,还是近代向欧美看齐,日本都像一块海绵,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再融进大和民族特色形成“新品”。中国的“唐伞”到日本成了“和伞”,三国时期的“吴服”到日本变身为“和服”,“绿茶”则以“抹茶”的名称在日本扬名。多年来,日本将外来文化进行本土化改造,重新包装后形成新文化符号再对外传播,这样的传播方式耐人寻味。


  此外,社会各界对文化的精心呵护,使日本成为文化存留的沃土。如在不到400万人口的横滨,却分布着至少28个博物馆及纪念馆,包括丝绸、陶瓷、能乐、邮轮、铁路模型,甚至还有为日本方便面专门设立的纪念馆。新横滨拉面博物馆的墙上就挂着日本全国近30个城市各自独有的拉面品种。一碗拉面都能成为“有文化的面”,这缘于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也反映了当地对本土文化的尊重与珍视。


  日本人不仅习惯于珍藏和保留文化,还善于将它们纳入生活方式之中。“寿司之神”小野二郎70多年来只做寿司,“煮饭仙人”村嶋孟用50年时间煮一碗白米饭,日本文化正是通过这种将日常生活的点滴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与“包装”,让人们深深感受到日本人对于工匠精神的极致追求,从而令日本的某些产品成为受国外民众欢迎的“文化载体”,更将这种品质追求化成人们脑海中对日本的印象。


  极力保护,用心完善,才能打造出一件件经得起推敲和审视的文化产品。而拥有质的内核,再加上长年累月的“文化推送”,最终成就了日本文化的独特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