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周敏:人生没有捷径
他常说,“我的周,是‘君子周而不比’的周,敏是‘敏而好学’的敏。”勤奋扎实、求索不倦,带队有方、行君子之道,他就是江汉油田采服中心试油作业大队试油134队队长——周敏。历任班长、资料员、技术员、副队长、队长,他将青春奉献石油事业,立足平凡岗位,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用忠诚和责任谱就了一曲昂扬的使命之歌。稳扎稳打 不负青春好年华翻开周敏的履历,一步步走来,扎实到无可挑剔。2011年7月,毕业的骊歌响起,这个湖南青年背着简单的行囊来到了江汉油田,没有一般毛头小伙的浮躁。
他一来,就准备了要扎根一辈子。从小班资料员干起,他用踏实的作风刷新了老班员们对大学生的固有认识,不骄矜自傲,不好高骛远,12小时蹲守井场,苦活、脏活、累活,他抢着上。“我年轻,多干一点总没错!”井口的油水喷溅,浇灌了他无悔的青春。仰望井架刺入苍穹,俯视深井遥不可及,这只初出校园的“菜鸟”把自己放得很低,他深谙“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用满怀敬畏的态度,向老师傅请教技术难题,跟作业工学习起下油杆技巧,他如海绵一般吸纳学问汲取新知,“敏儿好学”,所言不虚。2012年3月,阳春伊始,在井架边摸索了八个月的周敏,已熟练掌握了小班班组各岗位的操作技术,他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毛遂自荐:“我要当班长!”时任136队的队长面对突然造访的这个年轻人,露出了错愕又欣喜的表情,做小班班长累,安全责任大,一线工人面对高负荷的工作,时常会有情绪,因此整合调度起来并不容易。试油作业史上,大学生做小班班长的案例本就寥寥无几,主动请缨地更是少见!但这个年轻人以不容置疑的态度,挑起了这副重担。他说,年轻人就该立足基层,根扎得越深,青春之花才会开得越绚烂!他不愿在一个已经没有挑战性的位置上给自己怠惰的机会。2013年5月,在小班班长的位置上苦干一年后,因为业务全面,他升任大班资料员。
2014年4月,由于出众的业务能力,他被调至试油133金牌队任技术副队长。2016年8月,任试油134队队长,成为试油作业队最年轻的“掌门”!泥泞留痕,在同一批奔赴井下的大学生里,这个“爱犯傻”的年轻人是干小班时间最长的,也是唯一一位担任过基层班长的。他的路,走得格外缓慢,却格外坚实,稳扎稳打,正是对他一路走来最好的注解。厚积薄发 精进技术争一流学以致用是他投身石油行业的原动力,这位科班出身的队长自诩修井的“石油匠”,从不空谈务虚,攥紧满是油污的粗粝拳头,他笃信实干闯未来,以技术革新决胜千里!2013年的岁末,做大班资料员仅半年的周敏,已独挑大梁,承担起了新391-1HF大型非常规压裂井的试油技术任务,为了数据的一致性,在新年团圆的鞭炮声响起的时刻,已经一年没见到父母的他,抑制住了心中蔓延的思乡之情,坚守在一线,直到施工任务圆满完成,心无挂碍的他,才拿起电话满怀愧疚地向家乡父老送上一声新年的祝福。履迹不息,求索不止。在试油133金牌队任技术副队长期间,他继续精研业务,尝试改进倒灰滤网,通过把平面的滤网改成锥状,增大了接触面,使水泥均匀加速沉降,然后从人机物法环各方面成功地提高了配浆效率,据此写成的论文《提高配水泥浆效率》,在湖北省质量协会主办的QC发布会上斩获一等奖。2014年7月,他负责新71井废弃井恢复的技术工作,因为废弃时间长,井内油管早已被严重腐蚀,打捞极为困难,在连续三次都没打捞上来的情况下,出于成本考虑,甲方和中心准备更换工具进行打捞,而此时身为技术副队长的周敏给出了不同意见——经过缜密分析,他认定是打捞失败为假鱼顶造成,他建议采用铅模再次打印,一整夜的冲洗打印后,竟然冲下400多米!终于确定之前打捞的位置为假鱼顶,随后的打捞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井内腐蚀油管被全部打捞,在酷暑中连续坚守井上72小时的周敏,终于露出了疲惫的笑容!压裂改造后,改井产量很高,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总结,2015年,周敏根据这口井的经验总结写出了论文《新71井腐蚀油管打捞技术分析》又荣获当年论文发布会二等奖。2015年8月,他参加了试油大队举办的技术比武,获得第一名后,乘胜追击,在同年9月的中心技术比武中,他又以毫无争议的绝对优势拔得头筹!在他心中,永远保持随时出发的状态,这年10月,他又报名参加了全国在职人员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顺利考入了长江大学地球科学院,攻读油气田开发专业工程硕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016年1月,周敏被评为中心先进个人。都说年轻人在荣誉面前会迷失自我,他却说,这些都是前辈同仁给我的肯定,我只是一个资历尚且的劳动者,一个工衣上布满油渍的普通匠人。勇挑重担 精细管理出效益担任试油134队队长以来,周敏把加强质量管理,明确责任,强化管理作为施工工程中的重点,加大对施工质量的日常管理,做到了本道工序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保证每道工序受控。同时,加强施工开工前的技术交流、方案编制和执行监督工作。
他在队里推行施工管理“四道关卡”,即设立设备基础管理关、严格资料录取关、把好施工工程关、抓好夜间生产管理关,通过精细化施工管理,突破管理瓶颈。他还身体力行,要求自己首先做关卡的模范哨兵,带头执行关卡制度。2016年,试油134队道道工序施工率上升两个百分点,全队没有发生一起质量、安全、设备及环保事故,先后12次受到上级嘉奖表扬。面对低油价、低工作量的石油“极寒期”严峻形势,他和队里的技术骨干开展了降本减费意见大征集活动,确立了“成本最优、价值最大、效益最佳”的成本目标,把降本减费指标分配到班组,落实到人头。在全队开展“三查”工作,即查材料领用消耗情况,清仓利库;查施工工具消耗情况,修旧利废;查单井成本消耗,实行成本倒算,在全队上下形成了“人人心中有成本,人人手中抠成本”的良好氛围。同时,在队上推行“单井工作量油料配比”、“单根油管起下耗油”、“地膜重复利用”等极限管理方式。一年来,全队修旧利废12件,重复利用地膜500余米,总计节约材料消耗1.5万元,实现降本减费23万元,超年计划的152%。这就是试油134队的九零后队长,在平凡岗位上绽放璀璨青春光芒,他用创造性实践和丰富的智慧谱写着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扎根一线,初心不改,永远向着新的目标迈进!
石化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