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7|回复: 1

是什么偷了工作动力(悦读)

发表于 2017-6-27 08:51:2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
是什么偷了工作动力(悦读)
2017-06-27 游识猷

  有一次,心理学家丹·艾瑞里应以色列英特尔工厂之邀去做个实验,看看什么激励最能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


  他把156个工人随机分为四组。第一组是现金激励组,保留此前的激励方式。第二组为披萨激励组,工厂送一份可随时兑现的披萨代金券。第三组为语言赞扬组,直属上司给达到目标的工人发短信,“亲爱的××,感谢你昨天的勤勉和工作成果,我非常认可!”第四组则是对照组,没有现金,没有披萨,没有短信,什么也没有。


  结果,在有奖励发放的第一天,披萨组提升效率6.7%,位居第一。语言组提升6.6%,可谓惠而不费。现金组提升4.9%,对照组排在最后。


  问题出在接下来的三天。从第二天开始,现金组的表现出现断崖式急跌,第三、第四天工作状态略有回升,但整个周期下来,平均工作效率下降了6.5%。披萨组的表现类似现金组,整个周期的平均工作效率下降了2.1%。相较来说,总体表现最好的反而是语言表扬组,其次是对照组,第三名是披萨组,最差的竟然是现金激励组。


  为什么最符合直觉的“给钱”竟然不起效?其实不是不管用,而是仅仅“在发钱那一刻管用”。艾瑞里猜测,发钱强化了“工作就是为钱”的信念,只要一跟钱脱钩,效率就会直线下降,除非严格监管,将每点工作都记录在案,发的奖金再跟绩效严格挂钩。否则长久下来,必然是日常懒洋洋,偶尔打鸡血。管理者钱发多了,获益却少了。


  语言表扬之所以没起反作用,可能缘于这些称赞并未强调“你出钱,我卖力”,而是表达了上司的认可和感激,这些都是暗示长久互惠合作的社交线索。披萨代金券介于现金和表扬之间,既体现市场价值,又带点人情味。艾瑞里猜测,如果在给披萨券时强调现金价值,结果会更接近现金组;如果换成直属上司亲自送美味披萨上门,会更接近语言表扬组。


  艾瑞里在其他研究中还发现,工作的意义非常重要。人们需要得到认可——哪怕极短暂,哪怕只是别人看一眼、点个头,说一声“啊哈”,都会大受鼓励。而要摧毁一个人的动力也非常简单,只要当面将他的工作成果毁掉即可。另外,漠视与粉碎的破坏力几乎相当,想让一个人干劲全无吗?看也不看他一眼,让他觉得工作无人在意即可。总之,激励这件事,远比“回报越大,动力越大”要复杂。


  (摘编自2017年第12期《今日文摘》,原题为《是什么偷走了我们的工作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7 08:51:27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