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 胜利油田 杨会霞
前几天,看了毕淑敏的《青虫之爱》,她讲到自己的女友年轻时很怕虫子,一次同学们恶作剧,把杨花坠偷偷地夹在她书里,想听到她惊人的一叫,结果她叫都没叫,直接吓昏了。这样一个害怕虫子的人,她当了母亲后,竟然学会了看到虫子面不改色。原来是女儿练就了她,在女儿面前,妈妈是无所不能,无所畏惧的,她不想把自己对虫子的恐惧,传给自己的女儿。---母爱战胜了恐惧。
这罢这篇文章,我不禁窃喜。哈,这种经历我也有。我的这份爱不仅让女儿不再害怕小虫子,而且大学准备学生物专业。
有一次,上小学的女儿突然在自己的卧室大叫:妈妈,快来,有虫子。我立即放下手中的家务,冲进去,看到女儿缩成一团,地上有一个蜘蛛。我舒了一口气,顺手扯过半张纸,把蜘蛛抓住扔进了垃圾筐。后来,又发生了几次她发现虫子后大惊小怪的情景,我有些困惑:在她成长的过程中,是什么事给她留下了心理阴影?该怎么降低女儿的恐惧?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她去超市,发现路边有许多矮矮的松树,枝上结了许多蜘蛛网,每个网上都有一个很深的洞,那是蜘蛛的巢穴。蜘蛛网织得很密,远远望去,好像在松树枝上蒙了一层薄纱。我捡了一根小木棍,让女儿去碰蜘蛛网,她不敢。我壮着胆自己碰,(我内心里对这些小动物也是很畏惧的。)蜘蛛并不上当,偶尔有个好奇的,也只是在洞口看看就罢了。我心生一计,捉了只蚂蚁放到网上,说时迟那是快,蜘蛛“嗖”的一下从洞里窜出来,抓住蚂蚁又“嗖”地一下飞回洞内。女儿一看兴奋不已,她也抓起一只蚂蚁放到网上,蜘蛛再一次表演了它的“绝技”。我们还试着捉了只叫不出名字的小虫子放上去,也起到了同样的效果。我们放了一片叶子,蜘蛛却不上当,想必是振动的频率不一样。我们捉了一只大一点的虫子,结果它不仅挣扎着飞走了,还把蜘蛛网弄破了,那蜘蛛也只是悻悻地返回窝内。那次去超市,本来10多分钟的路程我们走了1个多小时,路上大大小小的蜘蛛网几乎被“骚扰”一遍。之后,只要一有时间,我就叫她去超市,当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每次都要把路边的蜘蛛挑动一番,女儿也是乐此不疲。至今在走那条小路,我还感慨,这条路曾留下了我们母女俩多少足迹啊。
女儿把观察蜘蛛的事写成了作文,老师给了个大大的大大的“A+”。
后来,再没听过女儿见到小虫子大叫的声音。有一次,她还兴致勃勃地对说,她在学校捉了一只小蜘蛛和一只小虫子,放在一个瓶子里,看它们格斗,吸引了许多同学。结果上课时,瓶子倒了,虫子跑了出来,在课堂上引起了一场骚乱。
女儿还对其他生物产生了兴趣。一次,她对我说,小区内有一棵树上长了许多白色的东西,用树枝捅,竟然会流血。我跟她同去看,果然如此。我百度了一下,这叫“蜡蚧”,是一种害虫。我们又仔细观察了一下,有些树枝上密密了长了一层,紧贴着树皮,像长了许多白色的疙瘩。女儿说,这树该有多难受啊。
上了高中,女儿住校。临行前,她把放大镜、镊子、装虫子的小盒子等也装进了书包。课余时间,就到校园的草丛中寻找猎物。有一次,她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班主任,一位20多岁的女老师,见到办公桌上有一只虫子,吓得大叫。她当时正在现场,拿了一张卫生纸把虫子捉住,仍进了垃圾筐。班主任为此还奖励了她一块糖。我听了大笑。
高二时,女儿对我说,将来她要报生物专业。我说,听说生物分很多种,有海洋生物、微生物、遗传学等。她说,我喜欢坐在实验室里,在显微镜下观察和解剖小虫子。具体那些细分的专业,学了以后再说。看到女儿踌躇满志的样子,我想,母爱的力量真是太强大了,毕淑敏的女友用母爱阻止了害怕虫子的感觉再传递下去,而我,却预定了女儿的未来职业走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