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五次转岗“痴”心不改
file:///../../../../0002.gif
6月20日上午,9点45分刚过,陈军就开始“武装”起来:头顶安全帽、耳戴护耳器、肩挎巡检包、手持报表夹,裤兜还揣着“打点器”和手电,一切就绪后,方拉门走出休息室,开始执行十点时间段的巡检任务。今年刚进六月,他所在的纺丝现场就提前进入了连续三个月的“汗蒸”时段。“即便什么都不做,站十分钟,就会汗流不止,更不用说巡检一圈了。”“他一向如此,干什么都丁是丁,铆是铆,现场再热,都会按能规定‘武装到牙齿’。”25分钟后,陈军回到休息室,卸下装备,抹去满脸的汗水,坐到电脑边,将“打点器”中的数据上传到网上数据库。“作业现场温度高、噪音大,热媒、三甘醇这些有毒有害物质,时刻警示着我们,不能心存侥幸。”陈军说,“日常巡检是安全稳定生产的前提和保证,每次巡检免不了一身臭汗,但每班八次巡检都应该用足‘看听摸嗅比’的手段,一点都不能马虎。”现年46岁的陈军是仪化短纤中心二装置的纺丝工、党员、退伍军人,来到现岗位还不到三年。这是他第五个岗位。1994年11月,退伍回来的陈军被分配在热电厂煤气车间,这是他的第一个岗位。三年后,也就是1997年,他听从组织安排,转岗到五厂长丝一车间;2011年又转岗到长丝二车。2014年长丝战略性关停后,7月份,他再次转岗到短纤中心原前二装置卷绕岗位。“原想已经到了最艰苦的岗位,应该不会再动了吧?没想到,还要动。”在实习阶段,陈军学习的是卷绕操作。三个月后,眼看着可以独立顶岗了。没想到,有天,他刚到班,一眼就看到作业区负责人坐等在岗位上。陈军心里隔顿了一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没等他想明白,作业区领导就说明了来意:“陈军啊,纺丝岗位缺员严重,能不能再转一次?”“既然领导开口,我服从就是了。”尽管当时陈军心里有好大的不痛快,嘴上还是答应了下来。从那以后,陈军从头开始,学起了纺丝操作。他干中学,学中干,不久,他的操作技能就赶超了上来,提前一个月结束学徒。当年,他的关键操作技术指标“修板成功率”、巡检“打点率”年均工区排名居然名列前茅。“陈军是位好同志,顾大局,听安排,工作认真负责。”谈到陈军装置副书记季振国喜不自禁,“去年,他和他的伙伴们一起还创造了全年横班无‘缠辊’的纪录。”
file:///../../../images/attachement/jpg/site1/20140505/fc4dd42f3bc114d18bf541.jpg石化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