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 华北石油 罗杰
从中国北部鄂尔多斯盆地冬天里的零下三十多度,到波斯湾沿岸沙特阿拉伯夏天里的六十多度,许多平凡的石油人就在这样充满挑战和考验的环境下耕耘着脚下这片土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
第一次感受沙特阿拉伯的夏天是在2014年的9月初,因工作原因,我和十几个同事经过十几个小时飞机的颠簸,第一次来到了沙特阿拉伯。那个时候夏天已快要结束,但记忆中却热过了生命中以往的任何一个夏天。办理完出关手续,刚走出机场大厅的一刹那,阵阵热气流扑面而来,我感觉这比之前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度过的夏天还要炎热。我站在那里什么都没做,不一会儿地功夫就已经汗流浃背了,我开始意识到,我们接下来在一线作业所要面对的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工作环境了。
沙特有两种气候,西北部属地中海气候,其他地区均属热带沙漠气候。同事们常将西北部的途瑞夫地区戏称为“沙特的天堂”,因为那里常年气候宜人,即使到了最难耐的夏季,那里也气候凉爽。如果谁能有幸随钻井队一起到那里施工作业,便是觉得自己到了天堂。
当然,绝大部分人没有那么幸运能到“沙特的天堂”,我们钻井队伍施工作业的地方大多数都是分布在热带沙漠气候地区,夏季最高温度可以达到60摄氏度,这已经远高于新疆吐鲁番火焰山的历史最高49.6摄氏度,因此我们常开玩笑说我们是在火星上打井的人。
在生产一线工作,无疑面临着许多考验和困难。初次到井队的时候正直夏末,但太阳依然恶毒。面对这样恶毒的敌人,我们不得不做好自我保护措施。除了国内依然佩戴有的劳保用品外,公司还针对沙特特有的环境为大家配备了劳保太阳眼镜,这样能避免眼睛被太阳灼伤。比较特别的是我们要戴一条犹如“恐怖分子”的头巾,把整个头部、面部全都遮起来,这样就能有效的保护我们自己不被骄阳似火的阳光晒伤,但这也带来了其他弊端,说话和呼吸不再那么方便,通常工作起来头巾不到一个小时就会被淋漓的大汗湿透。在如此高温下工作,每个人都会流失大量的水分,以至于一个人常常一天要喝大量的水,最后嘴里都没有了味觉。
沙特,一个真正的沙漠王国,城市也被沙漠包围着,井队周围更是漫无边际的黄沙。在沙特最热的东部歇巴地区,沙粒很多时候会被烈日烘烤成红色,工作之余爬上山丘,一片红色沙海映入眼帘,尤为壮观。黄昏时分,夕阳将天边染成血红色,向起伏的沙漠大地洒下金辉,思绪飘飞间,这仿佛是历经岁月沧桑后对生命美好的另一种遇见,那一刻也领略到了庄子所说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意境。
在阿拉伯的土地上,让所有生命都畏惧的夏季却是另一个生命绽放异彩的时候——椰枣树。椰枣树是沙特阿拉伯乃至中东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树种,生命力十分顽强。在没有发现石油以前,椰枣树给了阿拉伯人民最大的恩惠,她的果实椰枣被称为“沙漠面包”,而夏季正是椰枣成熟的季节,每一株椰枣树上都结满了一串串椰枣,从青色慢慢成长为枣红色,她丝毫没有向酷热的夏季低头,反而勇敢地向世人展现自己盛夏的果实和顽强的生命力。
在生存环境极为恶劣的沙漠地带,又伴随着这样的炽热难耐的气候,千百年来,椰枣树一直孕育着这里的人们,坚毅的向世人展现她不屈不挠的精神。而坚守在这里的石油人,不依然同样具备这样顽强的生命力吗?他们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担负着各自的责任,坚定的耕耘着自己脚下的土地,永不向困难和命运低头,相信终有一天他们也能如椰枣树一样绽放在阿拉伯的夏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