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湘潭在线6月27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周玉婷)6月22日,我们漫步在湘江一大桥西侧的雨湖公园。公园里杨柳环绕,湖水荡漾,不少市民在此休憩、游乐。
雨湖历为湘潭风景名胜地,引来游人无数,文人雅士经常在此聚会小憩,赋诗作文并在此留下佳作,有“垂柳碧孤塔,夕阳红半桥”的名句一直流传至今。并有人在此创办了“雨湖诗社”。
雨湖公园以她的一湖清水、一湖秀气、一湖风韵,成为莲城大众的情人,经过改造后更多了几分妖娆。现在,雨湖拥有亭台楼阁,曲廊回栏,竹树浓荫,假山矗立,备极幽雅。湖中修筑了风格迥异的七星、八仙两座桥梁,桥拱宽大,游船畅通;修复了原有的发源殿、岸花亭、夕照亭、双璧坊等名景。
湘潭地方文史专家何歌劲介绍,其中“双璧坊”的来历是这样:清嘉庆年间,有民女二人,时称“艳慧双绝”,被骗入妓院。二人坚贞不屈,夜投雨湖而死。邑人乃为二女立坊于雨湖旁,由当地探花石承藻题墓为“双璧冢”,署坊曰“双璧无瑕”,一时诗人盛为吟咏。
在下湖,还有一道不可忽视的风景——“旷代逸才”杨度雕塑。其于2010年4月座落湘潭雨湖公园下湖,由杨度全身雕像与大型浮雕背景组成,浮雕墙表现了杨度“师从国学大师王闿运”、“留学日本,介绍黄兴与孙中山合作”、“多方营救李大钊、变卖家产,同济烈属”、“周恩来批准他为中共秘密党员”等具有代表性历史事件的生动场面。
雨湖是怎么得名的呢?《潭城史迹》云:“相传约六百年前,明吉王三世偕徐妃春游于此,途中遇雨,见雨滴荷钱,千万珠跳,感景而命名。另说,雨湖地势低洼,积雨成湖,故名雨湖。”可见雨湖由来已久。光绪刊《湘潭县志》说:“湘浦通沟,辟为后湖,变谓之雨湖。上为烟柳堤,外多园寺。”也就是说,这里原来只是一条连通湘水的沟,经人工开辟才成湖的。全湖分上、中、下三湖,水面共约360亩。1954年,这里辟为公园,开始修浚,并沿湖广植柳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