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4|回复: 4

当个体坚强遇上公共温存(民生观)

发表于 2017-6-29 06:53:4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
当个体坚强遇上公共温存(民生观)
2017-06-29 晁 仁

  魏祥母子可以做每个人的镜子;学校的呵护,何尝不是负有公共责任的机构的镜子呢?





  一封写给清华大学的求助信进入到公共视野。


  残疾考生魏祥,幼年失怙,下肢运动功能丧失,没有独立生活能力。母亲不放弃,这些年一个人扛起生活的重担;他自己也争气,高考考出648分,眼看要上清华。他恳求学校能够为他们母子提供一间栖身的宿舍,继续这种手拉手才能完成的生命攀登。校方不负众望,给他回信,承诺学校会妥善安排、解决后顾之忧,对他的自立精神也表示激赏,请他放心,给他打气。


  这件事有两个地方特别动人。


  一是这对母子的自强不息。“世界以痛吻我,我仍报之以歌”,我们往往从《老人与海》这样的名著中读到的精神,活生生来到身边。生命的小草顶起生活的巨石,其壮美则何如?


  二是自强得到的公共呵护。自强不等于拒绝帮助,更不等于社会可以袖手旁观。学校接到求助,马上做出安排;各界看到坚毅,纷纷伸出援手,这是另外一份动人。现代社会,也是一个社会共担风险的公共社会,并不放任自己的成员自生自灭。各界实实在在行动,让人心安。


  现代社会发展速度快,活动半径大,不确定性也随之增强,人生命中遭遇的各种震荡似乎显得越来越随机和无常。仅仅坚韧已经不够,坚韧不过是遇挫后迅速恢复的能力;学者描绘了一种更好的应对状态:反脆弱。简单说,就是每次阻碍我们的危机,都能变成自我成长的营养,越挫越勇,愈败愈强。也就是尼采所说的:“凡不能杀死你的,最终会使你更加强大。”


  如何做到呢?不外乎上述经验的延展。


  个人需要更坚毅。“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重压来了,这招不行换那招,使出浑身解数,总之不屈服,在搬山的时候,不知不觉就增长了力气。


  社会需要创造好的环境,进行鼓励,提供支撑。对于超越生命局限的壮举,各界都如今日一样襄助、赞叹,这就是传奇层出不穷的土壤。有了土壤,一个个自强的个体才能成众,一棵棵自立之树才能成林。


  魏祥母子,可以做每个人的镜子;学校的呵护,何尝不是负有公共责任的机构及社会各界的镜子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9 06:54:18 | 查看全部
生命的小草顶起生活的巨石,其壮美则何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9 06:54:50 | 查看全部
凡不能杀死你的,最终会使你更加强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9 21:35:17 | 查看全部
坚强而倔强的生活和成长,总会使人敬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9 21:35:26 | 查看全部
谢谢乔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