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2017年6月26日的北京,阳光灿烂,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会议现场,乐声四起,掌声雷动,35名新当选的集团公司优秀基层党总支(支部)书记走上领奖台。江汉采油厂新周采油管理区党总支书记王晓华,是江汉油田唯一获此殊荣的代表。这是对王晓华24年精耕党务工作、忠诚履职奉献的最好褒奖。

最基本的东西最管用
在王晓华的办公桌上,一本鲜红的《党章》已翻得起了毛边。他常说,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对基层党支部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以及基层党支部书记岗位职责有明确的规定,最基本的东西最管用,是我们带好队伍的“法宝”。
2011年初,王晓华刚调任新周作业区党总支书记,就有针对性地开展基层党建基础工作调研。没想到,一件“小事”他却大做文章。在采油22队,每周二晚上,党支部书记章潜都会组织党员干部政治学习,雷打不动。王晓华感到,这不就是一个坚持制度的好典型吗?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无论时代怎么变,环境怎么变,这个基本思想不能变。他立即组织作业区总支办总结采油22队党建基础工作经验,并带领全区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和团支部书记,到采油22队现场观摩学习。这些年来,他始终坚持不定期地参加基层员工大会、党员大会、民主生活会,组织基层党支部开展落实党内组织生活观摩、“优质党课竞赛”等活动,有效推动了全区的党建基础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务实创新、和谐聚力”是王晓华多年来带队伍、抓党建的一个理念。他抓党建,最讲究“务实”二字。在这点上,周16井区党员责任区责任人陈军特别有感触:“以前开展党员责任区活动,倡导的成份多一些,想实实不了;现在规定了实实在在的责任和义务,还有严格的考核,操作性特别强,我们想虚都虚不了!”
陈军所说的,是江汉采油厂党委近两年在新周采油管理区试点的党员责任区活动。2015年,随着油公司体制机制建设实施,江汉采油厂运行了40多年的“厂→作业区→采油队→班组”四级管理变为“厂→采油管理区→班(站)”的三级管理,采油管理区直接管到站,管理层级更加优化,管理人员更加精干,导致干部职工队伍中想法多、情绪大、矛盾多、困难大。为此,厂党委选取在新周采油管理区试点党员责任区活动,并提出两条总要求,一是要与油公司体制机制改革紧密结合;二是要切实解决活动“虚”与“实”的问题,为党建“老活动”注入“新活力”。
王晓华和党总支一班人坚持在继承中创新,保留了原党员责任区活动的名称、目的、意义,围绕坚持有利于安全生产、有利于“三基”工作、有利于队伍管理、有利于党员作用发挥的原则,始终把“实”字贯穿于党员责任区活动始终,处处围绕基层管理来设计方案、抓好实施,在班站以下不增设管理单元,通过“党员责任区”这一党建活动的形式对生产经营和队伍管理进行有效组织,尤其是加入生产、三基内容和管理指标,使党员责任区活动更实在、更有生命力。经过两年实践,既落实了“压扁管理层级”的改革精神,又以党建活动进一步夯实了“三基”工作,探索出党建活动与基层管理的深度融合模式。新周采油管理区深化党员责任活动的典型经验在全局进行推广,主要做法制成微党课被“石化党员”微信公众平台转发,并被评为“中国石化基层党建工作优秀案例”。
担任党总支书记以来,王晓华务实创新地开展了一系列特色工作,实施的“党员1+1”活动,获局党建系统研究成果一等奖;扎实推动基层“五小”建设,在江汉采油厂得到全面推广;积极实践党支部“双最佳”创争、“党支部书记大谈心”活动,有效增强了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力……党总支连续多年被评为油田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

最基本的态度是坚持
“王书记来新周七年,《新周风采》就办了七年,每周一期,单凭这一点,我就非常佩服他。”新周采油管理区机关党支部书记刘德升说起王晓华就赞不绝口。
熟悉王晓华的人都知道,他身上有股子劲儿,认准的事就一定要做好。刚到新周作业区时,他常听大家说员工思想活跃,不好掌控,队伍难带。“队伍不好带的症结在哪里?”带着这个疑问,他下小队、进班组、到岗位,与员工面对面地交流谈心。他发现,当今社会资讯高度发达,员工接受信息广泛,思想活跃。宣传工作是党的咽舌。听不到党的声音,队伍就没法带;看不到身边同志的闪光点,队伍就没有精气神。王晓华意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于是,一本以“记录新周成长,宣传新周发展,塑造新周精神”为宗旨的《新周风采》出炉了。在内容上,大的有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小的有管理区、班站和岗位的日常工作;远的有兄弟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近的有员工身边的好人好事、好成果。在编辑内容上,全员参与撰文投稿,每周一期,机关和队部用电脑腾讯通发送,站点用纸质印发,确保阅读宣传全覆盖。通过这个载体,党的信号不衰竭,党的声音在传递,干部员工对单位大事小情了解得多了,关注得多了,参与得多了。创刊7年多来,每周一期,已发布期刊321期,稿件近2300余篇,成为党群、干群的“连心桥”。
典型是队伍的魂。多年的党办工作经验,让王晓华对于典型培养有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他到任新周后感到,新周单位不大,典型不少,但亮度不够、引领性不强。为此,他牵头建立了《新周先进典型库》,着力在培养上下功夫,特别注重分类指导、分层培养、长期跟踪、项目管理,有针对性地实施计划、组织、评价和激励措施,见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艾晓慧是一名80后劳务派遣工,又是女班长,年纪轻有文化,思维活跃有想法、学习肯钻有干劲。王晓华感到,她身上具备了典型的个性、群体的代表性及思想作风的先进性,只要好好打磨,就能成为引领队伍的标杆。为此,王晓华成立了项目组,为她量身订制了《艾晓慧典型培养三年工作实施方案》,在强思想、强技术、强素质、强作风等四个方面全方位培养。通过典型项目管理,艾晓慧能力素质逐步提升,管理的井站先后被评为厂科学管理示范井、先进班组,个人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勇夺湖北省技能大赛“采油工状元”,成为员工学习的榜样、赶超的目标。王晓华又组织人员将她的事迹汇编成《自强敬业石油花》一书,向上积极宣传推荐。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艾晓慧被评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油田勘探发现五十周年“感动油田十大人物”,受邀进京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观礼,作为油田生产一线女党员代表参加了湖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工人日报》《湖北日报》《中国石化报》、湖北电视台、中石化新闻网等媒体,进行了全方位宣传报道,艾晓慧走出了江汉、走向了全国,为企业增添了美誉度。
正面典型是一面旗帜,反面典型是一面镜子。在王晓华看来,带队伍就是要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员工小秦部队转业后参加工作,表现良好,因好奇心染上毒瘾,十年间先后三次戒毒失败。2011年,他从戒毒所实施强戒后回单位。为了成功转化他,王晓华带领专班联系公安保卫部门、亲属朋友,共同帮教转化;不定期尿检,查朋友圈,切断引发他复吸的外部环境;安排基层党支部,带着他强身健体,干好岗位工作,培养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让小秦担任“禁毒志愿者”,通过《新周风采》现身说法,公开讲述自己从吸毒到戒毒的痛苦经历,以及对平凡幸福生活的渴望和向往。7年来,始终对他不抛弃、不放弃。小秦从一名吸毒人员到戒毒,从戒毒到主动担任禁毒志愿者,没有出现复吸现象,工作积极主动,实现了成功转化。这些对全区的“问题员工”震动极大,队伍中曾经的“两牢”释放人员也得到转化,成为生产骨干。
播撒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撒一种典型就一定能够收获一种精神。王晓华实施典型项目管理,每个典型培养少则一年,多则三、五年,常年坚持通过典型个体引领把队伍往高处带,让典型上大报、上大刊、上大台,管理区好典型、好作风被拨得更亮,扩大了先进典型的辐射面。全区先后涌现出了局先进、厂模范党支部老新站,油田十佳青年突击队采油10队、“油田十大创新创效工作室”洪河创新工作室,湖北省首席技能大师洪河、中石化最美青工陈剑、油田十佳文体活动突出贡献者陈斌等,实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最实在的承诺叫行动
6月9日下午,集团公司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考察组一行到江汉采油厂新周采油管理区考察,新二站员工姜彬找到考察组,激动地说,是各级组织帮助他的家庭走出了困境。
今年41岁的姜彬,是新周采油管理区新二站的一名生产骨干,妻子没工作。十几年来,接二连三的不幸发生在这个普通的石油小家,大儿子脑瘫、姜彬自己又诊断出颈椎压迫神经导致左腿无知觉,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让姜彬一度绝望,对生活失去信心。王晓华一直把姜彬的事情放在心里,多次去岗位、到家里慰问帮扶,及时向厂党委和厂工会汇报,得到了各级领导重视。姜彬手术住院期间,王晓华专程到武汉看望慰问,鼓励他坚强挺住;姜彬休养恢复期间,王晓华又陪同上级组织和领导3次上门看望,帮他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姜彬感动得热泪盈眶,哽咽着说:“等我病好了,一定要好好回报企业!”如今,姜彬的身体逐渐康复,他主动要求回到了工作岗位。听说集团公司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考察组来了解情况,他心怀感恩,渴望借这个机会表达感激之情。他说,“是王书记让我和家人重拾了生活信心,有组织,真好!”
在老新站员工付冰强看来,新周就是一个大家庭,王晓华把员工当家人。新周的角角落落,没有一处他不曾走到。每走进基层站点、岗位,全区困难员工家里,他都亲戚一样打招呼、聊家常,基层员工有啥兴趣爱好,家里有啥困难,他全都清楚,就连有的员工夫妻闹矛盾都找到他评评理。
王晓华刚到基层带队伍,就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公诸于众,员工随时随地都可以给他打电话。即便是这样,他总说,能和员工面对面交流最真切,打10个电话不如当面交流一次。他爱走到职工中去,爱跟他们聊天,和他们讲笑话、讲故事,在职工眼里,这个态度随和、真诚务实的书记,总是那么有感染力,让人爱接近。这些年,他组织建立基层党建联系点、员工思想动态联系卡、党支部QQ群、微信群,与上级部门联系,在边远站点安装无线网络,使机关与基层沟通无断层,干部与员工交流不断线。
他常说,带队伍没有太深奥的门道,一颗真心、一腔热情比什么都重要。
新周采油管理区曾有一名涉稳职工,多次赴省进京上访,基层党支部很为难。王晓华到任后不回避,不绕道,贴上去做工作。主动上门和他交心谈心,谈工作生活、谈婚姻家庭、谈父母孩子、谈人生价值、谈收入消费、谈兴趣爱好、谈个人好恶等等。从白天谈到晚上,从晚上到凌晨,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还帮他调和了家庭矛盾。真诚化解、暖心帮扶,让这名员工从一开始的不信任、抵触,到慢慢接受,敞开心扉,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最终化解了矛盾。这些年,王晓华坚持原则,讲究方法,用真诚之心、锲而不舍之情,牵头和参与处理化解了作业区机关搬迁、职工安全事故纠纷等突出矛盾40余起,实现了队伍和谐稳定,新周这个昔日的上访“重灾区”摘掉了帽子,他本人也先后被评为油田模范政工干部、油田优秀党务工作者、油田信访维稳工作模范个人,新周采油管理区被评为江汉采油厂“信访工作模范单位”。
王晓华做的每件事,都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却让群众有一份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些年,油田企业多年没有招工,新入职员工很少,职工队伍平均年龄已经达到44岁,加上不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身体“亚健康”人数占到员工总数10%以上。没有一副健康体魄,如何胜任油田野外一线生产生活?如何应对油田“战寒冬、求生存、谋发展”的要求?如何让每个家庭和睦幸福,保持职工队伍的和谐稳定?王晓华把这当做大事,打通服务员工“最后一公里”。他组织全区员工下载“悦跑圈APP”,组建“美丽新周跑团”,全员跑步走路健身,让每一名石油人工作之余,走到户外,走起来,跑起来,远离酒桌、牌桌,锻炼身体,放松心情。推行两年来,大伙从一开始的不够理解到逐渐认同,到全员参与享受跑步,全区从开始的几人参与活动,到目前243人参与,总里程数达158625公里,大家“动”中寻乐,乐在“动”中,“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团队文化“辐射”到整个油区,打造了一个“关爱员工群众、弘扬企业文化、提升党组织凝聚力”的全新平台。
因热爱而执着,在基层带队伍的8年时间,王晓华在抓落实中搞创新,在创新中抓落实,他觉得非常有乐趣、非常有挑战、非常有实效、非常有成就感。心中有爱、心中有责、勇于挑战、敢于担当,干部群众都说,王晓华是一位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好书记!
(江汉油田 韦海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