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811|回复: 181

【企业事评】关于开展《红色经典,红色记忆》作品征集的启事

发表于 2017-7-1 15:20:0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0029116_755248.jpg

七月,有着晨曦一样的颜色,映红了东方的天宇;七月,有着沸点一样的温度,让神州变为热土;七月有太多的红色记忆……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在您的记忆中,读过哪些红色经典书籍?看过哪些红色经典文章?听过哪些经典红色歌曲?记住了哪些红色经典人物?此刻,我们期待着您的分享,读红色经典留下的红色记忆。
本月企业事评板块期待您用诗歌、散文、随笔等形式,撰写你心中的红色,可以是读后感,也可以是您用珍贵的镜头记录下的红色圣地,还可以是您家乡流传的一个红色故事等等,文章长短均可,严禁抄袭,文责自负,优秀作品将在《班组天地》刊物上优先发表。
1.参赛对象:中企员工互动平台会员和全国工人朋友。
2.活动时间:即日起至2017年7月30日。
             
活动策划:李新宇 李建军

中企互动平台《企业事评》版块
2017年7月1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1 16:06:51 | 查看全部
先来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1 16:07:09 | 查看全部
好活动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1 16:21:21 | 查看全部
我用党刊育女儿
作者:杨玉清  

“老爸,学院老师让我写‘入党申请书’了,不知如何着手去写。让回娘家的大姨,把你收藏的《共产党员》刊物给我选几本,捎过来,我再认真学习学习,好吗?”这是在河北石家庄上大学的女儿,前不久,半夜里的电话内容。听了之后,着实让我惊讶和感动。
河北《共产党员》刊物,我已阅读了10多年了,也收藏了不少,是我日常闲暇之余的必读书籍,爱不释手。在女儿懂事时,也书中的一些文章段落读给女儿听。如今,女儿需要我怎能吝啬。于是,为女儿精挑细选了好几十本,我认为她用的上的《共产党员》。这些书,要离我远行了,我小心翼翼地将他们用报纸包了又包。并千叮咛万嘱咐前来取书的姑家女儿,一定要完整的给女儿送去,交到她的手中,因为这是女儿入党前最好的“启蒙老师”。
记得,我最初结识《共产党员》是在动力厂原党群部,那是一九九七年的“七一”,管理党刊的厂党校校长于占林,拿着好十几本《共产党员》,送给了刚入党的我学一学。从那时起,我就迷上了河北《共产党员》这些刊物。不时地去于校长那里拿上几本。久而久之,我被它知识面广、视角度宽的内容深深吸引。,在不断的阅读当中,不仅提高了我的党性修养,而且让我逐渐成为了一名宣传党知识的党小组长和业余通讯报道员。现如今,我在宣钢检修公司又和这些刊物结下了不解之缘,也常到检修公司宣传干事那里取几本,作为业余学习书籍,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工作能力,增强自身的党性修养和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在我的阅读这些书籍过程中,女儿受我的影响也逐渐爱上了这些书籍,常常利用文化课学习的空闲之余,和我争抢新出版的《共产党员》书籍阅读。这让我十分地高兴,女儿也在不断地阅读《共产党员》这些书籍中健康的成长着。不成想,女儿刚入大学校门,就有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强烈愿望,让我很高兴。我想这完全归功于《共产党员》书籍对她的启迪。因为是《共产党员》丰富的内容教育了她,让她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也增强了她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一日,夜9时,女儿又来电话了。问其啥事,女儿火急火燎的告诉我,通过学习《共产党员》,她亲手写的“入党申请书”通过了,这让我失眠了好一阵,女儿有出息了。更让我想不到的是,她告诉我,我给她捎去的那些《共产党员》刊物,竟也成了她宿舍同学们的“良师益友”。争相传阅,爱不释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1 16:35:59 | 查看全部
支持一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1 16:37:30 | 查看全部

诗歌《敬仰党旗》

敬仰党旗

                  张君



  没有五颜六色那般绚丽的色彩

  我敬仰的党旗

  用火焰一般的红

  用锤头镰刀迸发出金黄的光

  把祖国这方热土

  照耀的闪闪发亮

  鲜红鲜红的旗帜

  我爱这党旗的颜色

  她飘动的神韵

  那么像东方亮丽的朝霞

  每一天

  都用一种升起的姿态

  把祖国和人民

  托向太阳的高度

  我敬仰党旗

  敬仰党旗上的锤头和镰刀

  彰显着刚强和尊严

  宛如两个有力的大手

  紧紧地握在一起

  那交辉夺目的金黄光芒

  又那么像成熟的日子里

  每一天

  勤劳的人们都在忙着收获

  我敬仰党旗

  因此

  我把胸前的党徽

  每一天都擦得一尘不染

  擦得熠熠生辉

  让自己每一次面对党旗

  都骄傲地说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1 18:13:32 | 查看全部
伫立在瞿秋白纪念馆前
这是常州的一条繁华之路。
这是一个翠竹临风的地方。
一个文弱书生曾经从这里的院落走出,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和文化伟人。
伫立在常州延陵西路102号,伫立在瞿秋白纪念馆前,心中拥有过的对伟人的敬仰,随着那个外表斯文,内心刚强的身影浮现出来,在江南如雨如烟的季节,成为了立体的诗画和永不磨灭的念想。
秋白是一面追求理想的旗帜。他毕生追求并为之奋斗的目标,就是“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实现“共产主义人间化”,把黑暗、罪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光明、美好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我们不会忘记,瞿秋白手书的政治宣言“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是那样的荡气回肠,仿佛在风雨如磐的苍茫岁月中,一个伟人召唤着万千民众,为了美好的理想和社会,而奋不顾身,拚搏前行;我们不会忘记,“万郊怒绿斗寒潮,检点新泥筑旧巢。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的一个诗人革命家的崇高形象。我们更不会忘记,以瞿秋白为代表的常州三杰精神,已经成为了新时期常州精神财富的重要瑰宝,多少人学秋白精神,在国家民族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勇于牺牲;多少人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兢兢业业,竭尽奉献,为新常州的发展和美丽,贡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着奉献社会展示自我价值的理想。
秋白是一座人格伟岸的高山。面对曾经的磨难、曲折、排挤打击,没有消沉,没有颓丧,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更加坚定。他用自己的饱学与睿智,写下许许多多红色篇章,抨击黑暗和腐朽统治。他严格的自我解剖,严格的自省,勇于解剖自己的心路历程,彰显了自己崇高的人格光芒。在被捕以后,面对敌人的劝降和“策反”,面对只要写一份悔过书,声明脱离共产党,自由的大门就为他敞开的最低线,他坚持原则底线,宁可选择赴死。“眼底烟云过尽时,正我逍遥处”,用一种诗人的浪漫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坦然态度面对死亡,展示了他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人格。在敌人的枪口面前,他说“此地甚好”,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但在慈母的遗体前面,他却泪水漣漣,悲痛欲绝。他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与他革命者的抱负、胸襟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人格气质和境界。就是这种境界,使他面临人生的种种坎坷,直至死亡时都能从容不迫,平静如水。这就是瞿秋白的完美的人格的体现。而这种人格所形成的魅力是无穷无尽的,这种人格也正是中华文化精髓的伟大结晶。我深深地敬仰这位伟大的英雄前辈,并将永远记住,一个人格光辉四射的人,总会用自己的生命捍卫真理、真情和信念。
秋白是一道永不倒下的风景。天若有情出彩虹,英雄豪气贯长空。福建长汀,这个群山环抱的闽西文化小城,绿草萋萋的罗汉岭上,他用一句“此地很好”,面对敌人的枪口微笑而去。这是一种何等的精神,这是一种天地英雄般的豪迈,他唱着《国际歌》、《红军歌》从容就义,他为中国革命走向胜利,铺下了一条坚实之路。“花落知春残,一任风和雨。信是明年春再来,应有香如故”,短短的36年,他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忠诚的意志,诠释了什么叫视死如归?他再次闪现了一个革命者和文化伟人的风范,即使牺牲生命,也要让生命为春天的灿烂与辉煌作一次壮丽的奠基。
秋白是一本值得品读的名著。他留下的500多万字的的著作,是对文学领域作出的巨大贡献。他翻译的《国际歌》,把英语的“国际共产主义”翻译成“英特奈雄耐尔”,既上口好唱,又突出主题。他的译文集《海上述林》又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而瞿秋白的杂文至今仍闪烁着先知的光芒。他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和革命精神,他自己本身也是一篇博大精深的巨著。我曾经深深为作家梁衡的《觅渡,觅渡,渡何处》一文而感动,因为这不仅表达了后人对瞿秋白的无尽缅怀,又隐寓了他觅渡的人生轨迹,成为他人生历程和心路历程的写照。自称为“江南第一燕”的瞿秋白,从破落书香门第起步,风雨兼程觅渡革命之旅,经历了一个“隔着纱窗看晓雾”的过程,将人生投入革命,将革命投入人生。
  伫立在常州延陵西路102号,伫立在瞿秋白纪念馆前,一旁的桂树、梅花、月季、罗汉松,这些秋白生前喜爱的花木,幽雅怡人,生机盎然,而背后车水马龙的延陵西路,仿佛应和着秋白的心愿,“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也许,秋白的在天英灵,看到如今富裕、幸福、和谐、文明的新常州,也是回眸笑慰。而我们今天的缅怀和纪念,正是更好的牢记“三杰”精神,使其成为一种激励,成为一种动力,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曹建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1 18:32:11 | 查看全部

回 1楼(羊君) 的帖子

感谢赵老师支持活动,感谢有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1 18:33:19 | 查看全部

回 2楼(羊君) 的帖子

期待您的佳作到活动中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1 18:36:59 | 查看全部

回 3楼(wcfyyq666) 的帖子

学习杨老师从心底里流泻出的美文,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