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们只知朝阳蓬勃,蒸蒸日上;
岂不知夕阳辉映,也放光芒。
人们只知年轻有为,精力旺盛;
岂不知老来也俏,夕阳也红。

这里向大家介绍的是兴国县原文化局局长姚荣滔。姚荣滔,生于1956年1月,江西省兴国县人。曾任小学、中学教师、初中校长、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化局局长等职。主编出版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兴国山歌》、《苏区兴国山歌》、《客家山歌新论》,著有个人文艺作品集《潋水流韵》和个人诗词专辑《古韵新风》正式出版,创作有电视专题片、舞台戏剧、歌曲、曲艺、论文、诗词、书画等文艺作品1000多个(篇),其中有60多件文艺作品分别获国家、省级奖。曾分别在中央电视台“魅力12”栏目和江西卫视“社会传真”栏目做过专访。举办过“姚荣滔诗书画作品展”。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兴国山歌省级传承人、兴国山歌协会主席。


有人说,最美不过夕阳红。的确,早晨的太阳照耀大地,人们欣喜若狂;黄昏也有余辉映照,色彩斑斓,同样有绚丽多彩的感觉。姚荣滔退休之后,不因退休而无所事事,而是沉浸在文艺创作的工作喜悦之中。荣滔先生笔下的戏剧、小品、微电影,首先人物个性鲜明,故事跌宕起伏,往往出乎意料之外,回回又在情理之中,看后时而让你捧腹大笑,时而感动得泪流满面,时而又让你感悟深思,如最近创作的微电影《石根摸相》、《欣欣的生日》、《我的老父亲》等,真可谓接地气,有情趣,聚人气,扬正气,让人们在娱乐之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荣滔先生的山歌,无论叙事、观景、道情,凡景物所见,触耳所闻,都能成为咏唱的材料,信手拈来,不事雕琢,随口而出,情真意切,唱出对劳动的赞美,对英雄的崇敬,对恋人的倾慕,对世人的奉劝以及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就是宣传、教育类的时政歌也写得妙趣横生。如长篇山歌《家和万事兴》、《恩恩爱爱度夕阳》等作品,深受到人民的喜爱。


古人云:“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于时序”(刘勰《文心雕龙》),“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荣滔先生诗作,其诗风质朴自然,恬淡飘逸,平易通俗,不事雕琢,感怀咏事,倾吐心声;咏物寄情,以诗言志;田园风光,情韵悠然,其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大众,贴近时代,堪称时代之心声。


荣滔先生书作,其书风平和淡定,刚健雄强,既不忸怩作态、拖泥带水,亦不追逐时风、随人俯仰。其书以行草为主,兼工小楷、榜书,用墨以浓重为主,时见生涩老辣的笔触,不拘滞不单调,古朴雅致,泯除躁气。其行草,线条明净苍劲,富于变化,草法娴熟准确,运笔疾徐有致,既有“二王”的影子,又具个人的特色,还富有时代的气息。


荣滔先生笔下的花鸟多为疏花淡叶,笔致简练,潇洒清新,袭人花香似有可闻,动静结合妙趣横生。如他的花鸟画中常配有公鸡、小鸟、蜂蝶、山石、鲤鱼、兰草、鸟雀衬托,意态传神,刻画精微,韵味悠长,极富生活情趣,清丽雅致,布局简约,方寸之间也尽显风姿和神韵,画出了“一枝独秀总可人”的意境。


荣滔先生笔下的山水画,其作品构图严谨,自然生动,大气磅礴,虚实相间,云雾山水时隐时现,意境深远,浓淡相宜,笔墨老辣,洗练,色彩艳而不俗,用墨准确,静中有动,散发出“云在山中走,水在溪涧流”的逼真效果。他的许多画作气若幽兰,运笔洒脱,娴熟笔墨之间很少有大起大落,线条却分外姿丽流畅,用笔、用墨、构图、立意,深得传统之法度,颇具宋、元之古意,内蕴文人画气息,既有古代文人画的淡雅和古朴,又有现代感很强的笔情墨趣,两者结合得非常自然。真是爽利中蕴涵着老辣,端庄中流溢着轻盈,画出了中国画的魂,很有味道。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运墨精到,点染随意,小中见大,飘忽灵空,怡然恬静,传达着一种美与善的和谐主题,洋溢着一股清幽、静逸之气,让观者体会无穷,心灵愈发沉静放松。




最美不过夕阳红,荣滔先生视山歌、诗书画为悦情适性之雅事,绝无尘俗之功利之心,此正是传统文人一贯秉承的闲适心态,有理由相信,此种心态亦必使荣滔先生的艺径越走越宽广。
来源:兴国客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