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价值在平凡劳动中闪光
高矿
“五一”前夕,笔者带着劳动创造价值的话题采访了淮北矿业石台矿综采区范永旗班的抹冒工和主井拣矸班的女工们,“零距离”感受劳动者的闪光思想在煤海中荡漾,感悟普通劳动者平凡岗位上创造出的不平凡的价值。
编织袋背出来的收益。采访范永旗班的抹冒工董朝辉,正赶上升井的高峰,老董没顾上拍打掉满身的煤尘和疲惫,斜倚在更衣箱旁,和笔者饶有兴致地谈起了背煤的事。“我每班带100余条编织袋下井,先把两巷清理掉的浮煤背到工作面的大车内,然后向外攉老塘侧的余煤,最后,用笤帚从上到下扫一遍,所有浮煤装进编织袋,颗粒归仓,每捡一块老塘侧的焦炭,我都如获至宝,这些都是我们采煤工的血汗,我舍不得丢掉,我对这黑色的精灵有感情。班长范永旗向笔者介绍说,煤炭资源能收尽收,这本来是我们分内的活,现在矿上提倡节支降耗,勤俭持家,多回收的资源,矿上还额外给钱,干起来特有劲,比如老董,每班从不显眼的小角落“搜刮”出60多袋煤,每袋100斤左右,一个月下来就有100多吨,给区队带来3万多元的收益,老董个人多收入500多块钱。60多袋煤不多,却代表对珍惜资源的思想认识和工作态度,在当前大的经济环境下,这件事本身彰显的价值就大了,说着,范永旗得意地露出了满脸煤灰映衬下一排格外洁白的牙齿。
“娘子军”拣出来的价值。井口拣矸班的“娘子军”用女性特有的细腻和认真练就快速分辨煤矸的“火眼金睛”,筑牢了守护煤质的最后一道防线,全班80名女工,平均日拣矸石100多吨。站在头道工序位置的王生梅告诉笔者,这些姐妹每天站在飞速运转的皮带两边,眼睛直盯着运转的皮带,发现目标,迅速出击,拿出矸石放到矸石筒内,平均每天重复同样的机械动作1000多次,在简陋的工作环境里做着没有科技含量的工作,姐妹们却都养成了一份认真对待的耐心。我们拣出的矸石虽然不值什么钱,但促使煤质灰分每下降1个点,能给矿带来上百万元的收益,姐妹们感觉很自豪,拣矸女工岗位平凡却很重要,拣矸女工虽然普通却也能创造大效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