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5|回复: 2

搜狐一周好书(8月15日——8月21日)3

发表于 2017-7-3 00:41:4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搜狐一周好书(8月15日——8月21日)
作者:宋晨希
手机看新闻
保存到博客
第3页 :大国博弈:揭秘几场影响世界格局的会议



  作者: 丁晓平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出版年:2015-8
  评论:丁晓平的新著《大国博弈:1945》为我们重新观察二战打开了新的切口。就像美国人的片子《拯救大兵瑞恩》,在二战的幕景下用一个小分队的故事,轻轻一扯,掀开了战争中亮丽的人性天空,丁晓平对二战的理解也独辟蹊径。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等巨头们在波茨坦会议现场的台前幕后,是这本书展开的过程,但这些其实是个幕景。丁晓平抓住的是中美英苏四大国最终击败日本的决定如何达成?日本的战争罪责怎样认定?大国如何安排二战后世界格局,又怎样在漫长的20世纪中出现妖孽变种?
  安倍的思维其实就是这二战成果的“变种”。
  《波茨坦公告》无比明确,日本必须无条件向盟国投降,并且全部接受盟国的条件。这条件明明白白,比起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中文《公告》原件,存在美国档案局的英文原件条款不仅一致,而且语气更为铿锵。它认定了日本的法西斯侵略性质,纳粹德国的“结果彰彰在前,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表达了对日战争罪犯的惩戒,日本“欺骗及错误领导日本人民使其欲征服世界之威权及势力必须永久铲除”;延续开罗宣言,限定了日本的主权领土,“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可以领有之小岛之内”;包括日本的“战争赔款”也在公告中做出安排。其第八章明确指出《开罗宣言》必须得到执行,日本领土范围在日本本州岛,北海道,九洲,四国岛屿和“我们指明的小岛屿”,意味着以后任何日本要控制任何“小岛屿”必须得到三国的一致同意。
  但70年之后,安倍竟然说“没看过”。
  他更愿意用吸引你的故事,让威严而发胖的斯大林、让一心留住英帝国残阳的丘吉尔,以及轮椅上的悲情英雄罗斯福,甚至俄罗斯美味的鱼子酱、波茨坦七月的气息,走出历史的重重烟尘,共同构成被有意无意忘记的真相,成为启示和理解我们今天这个世界种种问题的历史原景。
  波茨坦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说仍然还在我们身边。这样说的最大根据,是因为日本对二战罪行的狡辩,是因为当年的盟国、今日的美国固守冷战思维时不时成为帮凶,还因为一个无限接近复兴的中国仍被“围堵”。写出从二战结束到冷战发轫的原点,从历史贡献来说,是这本书最大的亮点。丁晓平没有像书房的学者那样去演绎,而是从会议前后的交锋、从大国巨头内心的私密、来往的电文信件中去发现端倪。
  丘吉尔就像个古怪的雕塑,傲慢、阴损,充满着不甘。作为欧洲战场最大的受害者,波茨坦会议前后,惩罚纳粹德国已经不让他满足。恢复大英帝国的雄心,几乎成了这位雪茄首相梦魇般的追求。于是乎,德国已经投降的情势下,丘吉尔倾尽全力所向往的,是游说罗斯福和他一道,把苏联这个刚猛的“红色帝国”逐出欧洲。如果比较一下丘吉尔自个儿撰写的二战回忆录,你会哑然失笑:丘吉尔那本获得诺贝尔奖的《二战回忆录》中有太多的谎言,他另有一幅面貌。
  此时的罗斯福则是“悲情英雄”。对这位总统,后来的历史应该寄寓敬重。丘吉尔聚合力量围堵苏联的做法,他置若罔闻,甚至反感至极。这位头脑中依然奉行“不干涉主义”的美国总统,拥有伟大的
  理想,他并不想让世界再次陷入战争的泥潭,无论是“热战”还是“冷战”。从开罗到波茨坦,他要的是联合苏联,让苏联出兵,去策应太平洋战场上苦战的美国,消灭誓不投降的日军。如果沿着罗斯福的逻辑,若非他不幸逝世,“冷战”的出笼也许存在变数:杜鲁门而非罗斯福的美国,才要为冷战负起责任。
  二战在惩罚日本军国主义中宣告结束,“冷战”在一系列的意外与阴谋中开始,丁晓平这本书给出了奇妙而生动的过程。作为一本历史逻辑与人物性格逻辑相统一的作家之书,丁晓平的讲述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巧妙完成。比如书中大量呈现三巨头真真假假的言辞行为,尤其注重他们在历史转折点人物的性格展示,斯大林堪称这方面的典型。会议前后,斯大林的突然性、难以捉摸最让丘吉尔恐惧。利益第一的斯大林,凭借着苏军横扫欧洲的威势,在斗智斗勇的会场总能出人意表。他可以突然空运俄罗斯最丰富的食材,让失望至极的丘吉尔过上最亢奋的生日;也可以突然戳穿丘吉尔心中的秘密,苏联早已截获了美国原子弹的相关情报;在美国的原子弹已经投放广岛和长崎之时,斯大林轻描淡写地说,苏军拖延已久的出兵计划突然启动,170万将士已经在争分夺秒。斯大林出兵东北,既有盟军达成的国际正义,又裹挟着俄罗斯的民族仇恨:把日俄战争中所有的损失打回来!无论斯大林如何“捉弄”丘吉尔和罗斯福,这二位仍然对斯大林敬重不移。也正是在这种各怀心思的博弈与妥协中,会议成了看不见硝烟的另一个战场:波茨坦公告达成了他们对日作战的现实目的,也渗透了他们各自最切实的利益。


(责任编辑:宋晨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9 17:22:00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1 01:38:14 | 查看全部
非常感谢联西老师光临指导本帖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