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艾祥永 文勤耕
今年以来,四川省宣汉县在民办学校全力推行党支部标准工作法,聚焦民办学校党组织体系化构建、党员队伍常态化培育、党内活动规范化开展,形成了以全县民办学校党建水平新提升助推民办教育行业新发展良好格局。
统筹“三个同步”,系统推进“两个覆盖”。该县坚持把提升党的组织、党的工作覆盖率作为扩大民办学校党建影响力的前提,多维度摸底、多形式组建、多层次指导,助力“两个覆盖”系统推进。制定了《集中推进民办学校“两个覆盖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将党建信息收集与党建写入章程同步部署。对全县121家民办学校党组织、党员的数量、结构等基本情况和民办学校将党建工作写入学校章程情况同步进行摸底,形成“五个清”台账,为推进“两个覆盖”和党建工作写入章程提供基础数据,确保党组织一个不漏、党员一名不缺。将单一主体组建与多个主体联建同步实施。严格按照党章规定,对有3名以上党员的成立党组织5个;党员不足3名的116所民办学校,依托片区教育督导室,采取片区联建、挂靠组建等方式成立8个联合党组织,确保全县民办学校党组织全覆盖。将指导党组织筹建与指导党组织创先同步开展。针对各学校党建基础特征,差异化开展党建指导。对拟成立党组织的学校重点指导如何筹建党组织、如何规范开展党组织活动。对已成立党组织的学校重点指导如何创建示范型党组织,确保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党的工作全覆盖。
做好“三道加法”,常态培育“三支队伍”。该县坚持把育强党建指导员、党组织书记、党员“三只力量”作为提升民办学校党建水平的关键,围绕发展育人、根据岗位用人、面向基层选人,力促“三支队伍”常态培育。“部门+学校”,选优党建“指导员”。实施“民办学校党建指导员全覆盖行动”,按照“高素质、懂业务、会协调、敢监督”的标准,经过单位推荐、考核筛选、业务培训等程序,从县教科局、乡镇机关和公立学校遴选出13名优秀党员充实党建指导员队伍。“推选+选派”,配强组织“带头人”。推行民办学校管理层人员与学校党组织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采用“从民办学校出资人、学校管理层中选拔党组织书记为主,从上级党委选派党务骨干担任民办学校党组织书记为辅”的方式,为全县民办学校党支部配齐了“讲政治、守规矩、有担当”的党组织带头人。“内培+外训”,育强党员“新力量”。在民办学校党定期组织开展预备党员内部培养基础上,加大外部培训力度。组织民办学校新发展党员、新任党组织书记参加市县两新党工委举办的专题培训,并将民办学校党员纳入全县“1+10+N”党员轮训计划,内外结合育强党员队伍。
协调“三方联动”,长效发挥“两个作用”。该县坚持把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作为推动民办学校党建进步的目标,制度化投入保障、规范化开展活动、持续化激活动力,推动“两个作用”长效发挥。部门“条块”联动,形成外部合力。推行乡镇党委与业务部门“条块结合、双重管理”,建立民办学校党建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县两新党工委、县教科局、县民政局、相关乡镇对民办学校党建任务统一部署、统一督导、统一考核,形成对民办学校党建指导、监管合力。学校“公私”联动,提升自身能力。推行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党建结对共建制度,鼓励公立学校与民办学校活动联办、阵地共用、指导员共管、党员共育;同时,对结对共建学校党建工作同步安排、同步检查、同步奖惩,倒逼结对学校党建工作相互促进、党建能力同步提升。校内“党企”联动,激发内在活力。在县教科局成立“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指导组”,指导民办学校党组织开展“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组织生活会等基本活动,协调民办学校董(理)事会、学校行政机构保障活动阵地、活动经费,促进校内“党企”联动,激发民办学校党建活力。(作者单位:四川省宣汉县委组织部)(党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