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6|回复: 2

[转贴] 漂亮的锅巴

发表于 2017-7-3 09:57:5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  湖南邵阳石油分公司   封宇平

    昨天和今天是单位和梦洁家纺联合开展内购会的日子,按照分工,在活动现场进行客户服务和介绍产品,忙得昨晚煮的一锅饭成为今天晚餐的主食,本来是冷饭团,看看还有时间去买菜,所以用饭锅加热几分钟。下午还下了暴雨,办公楼前的街道一度启动了观海模式,也转发了在楼上拍摄的车辆如开船一样的浪花图片给爱人,我们1996年也是这个时候,被大洪水围困在三楼的家里四夜三天!买菜的时候就是踩着薄薄的淤泥,闻者一股下水道水腥味儿走路的。

    买了点卤猪头肉,一把小白菜,回到宿舍的小厨房,洗菜,洗锅,先把白菜炒了。发现饭锅还没有自动断电,加热的时间可能钮开关的时候,超过了加热应该的时间刻度,打开压力锅的锅盖,果然收获了一锅漂亮的锅巴。于是乎一边啃着锅巴,一边吃着一荤一素的小菜,笨拙的厨艺,却有漂亮的锅巴,不得不算是暴雨后的特殊享受。吃饱了,再啃一个西红柿,这一顿总算是荤素搭配,营养比较全面。趁着肠胃在磨着锅巴碎,不由想起几件关于锅巴的小事:

    说起来家族中最喜欢锅巴的是二姨父姚珍桐,他的饮食习惯,是每次都要吃锅巴,煮饭时没有产生锅巴,还要专用一个小提手铝鼎锅,装上煮好的饭,硬要在地灶的余火上热出一层锅巴再进食,而“信”锅巴是技术活,既要掌握火候,也要注意时间。话说这种习惯应该对胃不好,二姨夫却长寿到90多岁,姨母每晚都会在深夜为他热出一锅锅巴,让他吃夜宵一样,吃一点硬邦邦的锅巴,或是用干米粉泡软,做一碗邵阳米粉。所以二姨家的米粉比米饭更受欢迎,艰难的岁月要想多享受一点肉菜,就去二姨家吃米粉,一碗放猪肉,一碗放牛肉。二姨夫还是一个人去热他的锅巴,似乎喷香的肉菜远不如锅巴引起他的食欲。我吃饭的速度很快,总会从腮边掉一些米饭到地下,二姨夫取笑过我下巴上有个洞,而他总是慢条斯理地嚼锅巴,确实没有掉过饭粒。他骑自行车去远郊钓鱼的长期健身,或许是他高寿的原因。晚年吃锅巴,似乎是用汤或热茶泡软,想想儿时在他跟前吃过的肉,后悔没有跟着他吃一点锅巴。

    当时在加油站当副站长的外甥请我吃煲仔饭,砂锅上桌,锅巴的火香味盖过了菜肴的香味,而铁勺和油汤,都是后来对付锅巴用的,他把软饭和菜先用碗盛出来,露出锅巴,勺和筷子并用,先吃锅巴,似乎吃煲仔饭就是冲着底下的锅巴,并不是为了菜。看他嘎嘣嘎嘣地嚼,用铁勺快速地刮锅巴,我也只得模仿,不然过热的砂锅底会把锅巴“信”得焦黑,锅底的油全干了的话,锅巴就无法和锅底分离。米饭变成烧烤着吃,锅巴耐嚼,似乎就是因为难以消化,才能持续不饿的感觉,这在加油站需要通宵达旦工作时,能不会出现饥饿的反应。吃锅巴居然和工作习惯挂钩,和在大庆看到夜班工人吃二米饭一样,砂锅果然是加工锅巴的利器。我吃过那么多冷饭团,怎么没有去热成锅巴呢?看到外甥吃得头脑冒汗,唇齿生香,认真吃饭和认真工作原来一脉相承,食物取其粗糙,放弃精致,没有任何矫揉做作,可见石化人的饮食都是这样质朴厚道。后来我到加油站夜班的时候,也曾用砂锅热饭菜,偶然产生点锅巴,当饼干吃,直到有一次不小心,把兼职锅和碗的砂锅给打碎了。

    还有一次,到湘西自治州分公司做内控检查,陪同我们去凤凰的怀化公司同事特意到市郊的农家乐设宴送行,菜肴有土匪牛肉,蝉蛹,土鸡之类,但菜上桌了,那个农家乐的荷叶锅煮的新一锅饭还没有熟,只见怀化公司的同事兴高采烈地打开前一锅饭的锅盖,拿大铁铲从荷叶锅底撬出大片的锅巴,碗口都盛不下,巨大的锅巴块有点像陕西的锅盔,底部还有一些焦黑,没想到他嘎嘣嘎嘣地嚼着,还非要和我们分享这柴火铁锅的特制锅巴。经常出差,一度肠胃不舒服的我,当时是拒绝锅巴的,看他吃得惬意而香甜,我都觉得腮帮子和牙痛,一直没有决心去挖锅巴,其实儿时也有柴火煮铁锅饭的经历,父亲也说吃焦黑的锅巴能清火,我只和哥哥抢锅内热菜时留的菜碗底造成的圆印子,绝不去抢底部的锅巴,我的理念是,吃饭就应该享受热气腾腾,软款可口的饭,何必去浪费牙齿,折磨肠胃呢?没想到那位光是嚼锅巴还不过瘾,出发的时候还打了一些锅巴用塑料袋带走,这是要当夜宵继续大嚼么?

    到新宁工作后,有时召开月度经营分析会,如果内容多,错过午饭的时间,就会集体去保险公司的小餐厅,吃一次大锅饭。也是菜上桌,而新煮的饭未熟的时候,几个同事纷纷去进攻前一锅剩下的锅巴,漂亮的锅巴,因为冷却,没有来得米饭的香软,有的是硬化甚至碳化的坚硬,可他们不论男女老少,都说饭前嚼点锅巴很顶饿,坦然大嚼锅巴。这次,我却突然有了新的观感,锅巴是米饭的一种变体,是食物的滋味真谛。新宁是湘军前身——楚勇的发源地,而这些土生土长的新宁同事们都是湘军楚勇的后代,湘军统帅曾国藩曾有一副对联,其中“撑肠米”三字很是硬气。吃得粗菜淡饭,嚼得锅巴菜根,要怎么吃并不重要,做企业经营在于实干,于平凡的生活中,做点“转观念、勇担当、创效益”的实事。和这群嚼锅巴的质朴伙伴一起,集体转观念、团队勇担当、全体创效益。一起通过大讨论、快行动、真抓实干,全面提升加油站和便利店的整体竞争力、组合营销创效力和现场安全监控处置力,全团队一起转观念,一起勇担当,一起通过各种营销手段去争创效益,啃锅巴,快速吃饱,全副精力投入新的工作中,和当年楚勇在新宁操演军事战术,战场搏杀,一样是英武非常的。

    以前在加油站值班,或是油库卸油之后,没有做饭信锅巴的条件,主食是应季节的月饼或糍粑,吃出花样的方便面。回到家里,才能热些饭菜,偶尔有锅巴,当排骨一样嚼一嚼,只有锅巴的硬度,才符合撑肠米的标准,嚼不全碎的锅巴,撑饱了胃顶起了肠,吃饱喝足补充好新的能量,做事才会更“下米”。只有锅巴的焦黄,才变化米饭的色彩,锅巴是米饭和火对抗的演变,就着锅底的形状,完成主食的雕塑和造型。再不是把米饭嚼出麦芽糖的少年,再不是拒绝的锅巴的青年,也不想活到二姨夫那样高寿,且把锅巴看过真正的人间烟火,看作实在的果腹的东西,有着食物的温暖,做人的硬气,强筋健骨应该是大米,不是蔬菜和肉食。食物的软与硬,和精神的萎靡与振作对应,我们不是吃软饭的,我们连吃的,都来硬的!锅巴的筋道,锅巴的劲头,锅巴的漂亮,折射对食物的态度,对食物的认可,对食物的赞美。过去来客或过年的时候,打饭是不能先露出锅底的,必须留下完整的锅巴,或是一底层的饭,不知该算礼信还是迷信。

    西方人就餐前的祈祷,感谢的是主的创造,不是厨房做食物人的劳动,也不是田间农夫的汗水。日本人就餐前的举筷对米饭和食物说的那句“我开动了”,不是说给提供食物的人,也不是说给同时就餐的人,而是说给食物本身,对牺牲自己让人吃饱的食物有一种由衷的感谢。中国似乎只有那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估计专门用一篇散文写锅巴的就只有我了!突然想起常常最后一个去打扫饭锅底的母亲,总是不舍弃锅巴,即使没有剩余菜汤,泡点开水也要吃下去,想起母亲吃得缓慢,甚至避开孩子们的眼光,现在都有些眼眶潮湿。而这样的晚餐后,母亲常带我们去看电影,从小就培养我成为影迷。

    漂亮的锅巴啊,嘴里嚼着的,肚子里兜着的,是要伴我度过孤独的长夜的。它是超时加热的意外收获,是食物的启示录,是食物的哲学家,我们不可能忘记饥饿,就如同不可能忘记锅巴。父亲说劳动创造的粮食,自己买的大米,做的饭,就是掉多少到桌面,到地上都没关系,怪二姨夫不该取笑我的下巴。他说人不能饿得吐清口水,要诚实劳动解决自己的一日三餐,尤其外出旅行不能饿肚子。母亲说毛主席吃饭,都会把孩子们掉在桌上的米粒捡到嘴里吃掉。母亲当乡村教师的时候,长期吃食堂用钵子蒸的米饭,能和孩子们在家里吃饭,是难得的机会,松软香甜都让给儿女们,宁愿自己吃最后的锅巴,还会给我们节约的教育,讲节约粮食的故事,我似乎问过她:“毛主席吃锅巴么?”不过有一次我无意中关上了门,一锅在煮的饭被活生生“信”成锅巴,母亲是要我写过浪费粮食的检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3 14:12:16 | 查看全部
谢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4 08:37:34 | 查看全部

回 1楼(宝石花的心) 的帖子

感谢尹老师对专页的支持!问好!周二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