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陋室观复】路过的地方
来源:工人日报
欧阳 2017-07-03
前些天北京落下好雨,雨后下楼,看见在一片泥泞里共享单车东倒西歪地躺倒一片。看着如此场面没忍住就上前干起了扶车正位的活。
“行啊,学做好人好事呢?”原来是同楼相识的路过,说着话并不理会我,迈着大步离楼远去。
我想他是有事,否则或许会近前来叙话,然后很可能会和我一起当好人做“好事”。这并非我的想象,我的抬起、摆放共享单车举动就起过带动作用。
那次是在公交车站,等车闲的没事,看见东倒西歪的自行车,脑子里什么闪念都没有就干起了扶车的活儿。动手以后才想起算是锻炼手脚吧,利己利人,多好。这一自我激励逼着俺将倒下的大部分车都扶了起来。之所以没有包揽全部,是因为有个等车的年轻人被我这个老头感染了。干完活儿,他还问我骑没骑过共享单车。
我没有APP,自然是没骑过。有一次知道内情的朋友见我所为,还揶揄说我是不是老了想做好人,又问怎么想起整这个事情。
我还真没想过为什么要做。内省一下,大概是坏人变老或者是老了变坏之类的调子接触多了,潜意识里有些不敢沦落到队伍里。这是开玩笑了,哪有那么多想法。
坦白说,年轻气盛之时是想奔着坏人去的,当然不是欲望爆棚的暴力虐人和抓拿卡要,这些雕虫小技有理想的俺还真没看上,主要是想着哪天出人头地,昂首向天、前呼后拥的自豪表情写在自己的脸上。可折腾了很长时间,相关的资本、资格都没够着,末了只好安慰自己个儿说:真把别人都不当人了,剩下自己一个“人”岂不是太孤独了,这不值得追求。
坏人没做成,但对做好人还是有顾忌的。比如专门利人吧,如若毫不利己真成了自己的座右铭,遇到饿肚子的自然灾害,必然会最先被饿死,这样好人也就不在场了。经过这么仔细地胡思乱想后醒悟了:不能把这事儿想得太有意义。
生命是宝贵的。如此这般不好不坏地过了半辈子,才想起在这个世界,自己也是在场的,应该有个影儿不是?就算没留下什么痕迹,活个独立人格之类的表面式样还是应该追求的。于是,看到地上烟头到处都是,抽烟恶习难改的我惭愧有加、立时顿悟:俺必须有与众不同的存在方式。结果是从记不得的某一天起,时常拿着熄灭的烟头等着遇到垃圾桶。
可能扶起共享单车的无意识行为就是这种念头“作祟”:既然少有人干这事,我就“不群”来一回。这么干有些时日了,印象里示范带动过两个人,另一个是女的,她放下单车、碰倒单车后,无所谓地正欲离开,看见老头后,默默地又回来扶车了。当时只高兴地想着“感染”,没注意是不是美女,事后有点遗憾。
接着的问题是,这样做“好人”居然留下了心理上的后遗症,就说年轻人被感染的那一次吧,俺窃喜滋生,一下子就产生了自豪感,大约立在众人面前的台上指点行为规范也是这样的效果,又或者口头的道统影响力还不及我这种不说话的方式。
不说了。其实没有那么多复杂的思想活动,当初只是被文明熏染的脑袋自然而然的下意识行为,可真做了,回过头来还是想像从小被规训的那样,总结些原因和经验,为什么会做?
想来想去,忙里偷闲地沉思了好多天,高尚的原因还就真没找着,一定要归结到某个理由,我以为还是自私念头吧,我希望这个世界更好。不管有没有颐指气使的召唤,有没有和我一样,甚或是比我高大的成功人士和我同流合污都不重要,这个世界好了,自己就是受益人,管不了别人就管自己好啦,没别的办法,只好自己动手。
作为轻如鸿毛的一员草根,在没办法改造大世界,也没能力和办法顾及大世界的日常形势下,走过的地方,要觉得环境模样不好,顺手能做的事不妨活动一下筋骨,何乐而不为呢?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行为以及在相伴萌生的自我暗示之后,心灵很受益,不是满足感,而是一种神情飘然的感觉。些微的行为带来清爽的心灵愉悦,这应该不是文明虚妄的幻想之力。
走在路上,我路过的地方,如果能轻易地使之有所改善,岂有不为之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