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电商代表流通的未来吗?——对流通“肠梗阻”的最新调查
电商是否降低了整个流通成本?
看单线流通成本,电商和线下并没有太大差别,甚至电商更高。但相比传统流通,电商在减少多余的搬倒腾挪方面确实有优势,降低了综合成本
同品牌同型号的一台冰箱,商场卖2000多元,网上只卖1600多元——线上线下商品价差较大的类似现象,并不鲜见。除了价格吸引力,送货上门也是网络零售一大卖点。
这两年,流通业的线上线下冰火两重天:网络零售发展速度非常快,而实体店增速相对放缓,一快一慢产生了明显反差。
有的人把线上和线下对立起来,认为网络零售才是流通业的未来,降低流通成本也将主要靠电商。
真是如此吗?
京东集团副总裁傅兵说,电商并没有明显降低流通的单线成本,无论是城市之间、城乡之间还是配送最后一公里的成本,电商和线下并无太大差别,电商甚至还高一些。
以最后一公里配送为例,电子商务是“送货上门”。即便电商企业按照划片配送,尽量让零散式订单集约化,但仍需大量配送人员和配送工具。这部分成本目前已经不低,将来随着快递员的工资上涨,还将呈现继续上升趋势。
既然这样,电商某些品类的价格为何低于线下?
“单线成本虽不低,但综合成本低。”专家认为,电商减少了传统流通的中间环节,并通过物流的信息化,提高了备货科学性,控制了多余的搬倒腾挪,有效降低了流通综合成本。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说,相比传统流通,电子商务在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方面确实有优势,为流通业提质增效发挥了积极作用。
对于流通业来说,存货少了怕断货,影响消费体验;存货多了怕压货,增加仓储成本。线下流通容易出现存货忽多忽少的状况,而电商可以利用消费者购买行为大数据,合理控制仓储水平。
在位于上海嘉定区的京东亚洲一号仓储物流中心,记者了解到,该中心提供给供应商的备货数据,经15种预测模型计算后得出。不仅是该中心,在京东全国七大仓储物流中心,都已实现预测未来28天内每个仓库每天让供应商储备多少商品。目前,京东已使用智能补货的重点品类中,库存周转天数降低20%,重点商品现货率提高5%。
电商会不会取代传统流通?
真正的“流通革命”,不是线上取代线下,也不是线下吞掉线上,而是线上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优势和线下物流、服务、体验的优势相结合,携手打造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新流通
目前在国内流通行业,各种业态百舸争流。有观点认为,运用新技术而迅速发展的电子商务,代表着流通业创新的前沿,今后可能会逐步取代传统流通。这个观点站得住脚吗?
“流通的发展方向一定是智慧化,而不一定是电商化。”湖南步步高集团董事长王填认为,真正的“流通革命”,不是线上取代线下,也不是线下吞掉线上,而是线上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优势和线下物流、服务、体验的优势相结合,携手实现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新零售。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说,尽管线上流通势头很猛,但传统流通仍是我国商品流通的重要基础,作用难以替代。历史地看,改革开放以来,实体零售一直保持高增长,规模持续扩大,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90%左右。现实地看,实体店有物流、服务和体验的天然优势。比如,由于不是每单都要配送上门,实体店物流成本可以比网购更低。
“信息流等技术手段是电商的新武器,但不是独门武器,传统流通也完全可以用。”裴亮说,电子商务积极探索信息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给整个流通业带来新变化,这恰恰说明传统流通有改进的巨大潜力。借助新技术手段,传统流通一样能提质增效。
“物流的本质不是快,而是尽量消灭库存。”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说,纯电商时代过去了,未来10年是新零售时代,线上线下必须融起来。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传统流通不会消亡,但其技术手段、商业模式和空间地理布局将会发生变化。电商借助流通的信息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有效降低成本,而实体店降本增效也应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相比线上,线下流通的短板太突出,长处施展不出来。比如引厂进店、出租柜台等老套路,使连锁经营的规模效益无从体现,物流配送的优势也无法发挥,这个短板要尽快补上。
专家指出,传统流通效率低、成本高,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小散乱”。在发达国家,流通行业相对集约,规模化效应明显。而在我国,分散、封闭的流通经营主体,增加了标准化、规模化配送的难度。将来,流通业应由分散独立向融合协同转变。
“流通的‘小’不是大问题,但应‘小而美’,不应‘小散乱’,关键是在流通中用好信息化。”裴亮说。以某连锁超市配送商品到偏远山区店铺为例,如果单程配送的商品太少,流通成本分摊下来必然很高。但如果可通过数据计算,更好地预测商品需求、掌握库存情况,就能提高单程配送的装车商品数量,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如果配送资源能在不同商业形式之间共享,实现“既送货进山,又拉货出山”,配送成本还可以进一步下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