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3|回复: 0

少儿科普 让孩子“入戏”很关键

发表于 2017-7-3 17:24:1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夏振彬 来源:广州日报
  日前,广州首个“动物课堂”开课了。来自朝天路小学的40多名学生来到广州动物园,上了一堂“探视华南虎宝宝”的科普体验课。“动物课堂”由市林业和园林局、市教育局等单位联手打造,将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科普体验课程,让他们走进动物世界,通过体验、探索、实践等方式发现动物的奥秘。
  关于科普,如今越来越多人明白,它最重要的任务并非普及知识,而是激发科学兴趣和科学思维。毕竟时代在变,现在科学知识已经汗牛充栋,并且唾手可得,很多孩子床头都有科普书,打开电视也不乏科普节目,如果对某方面特别感兴趣,网上搜搜看,应有尽有。所以,科普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探索世界的兴趣,并掌握观察、试验、分析等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兴趣有了,孩子们自然求知若渴;有了科学思维,即便将来不从事相关工作,也能对诸如“量子矿泉水能治疗癌症”这种谣言多一分清醒。
  那么,怎么做科普孩子才喜欢?记得小时候,所谓的科普大多来自于课堂,老师讲讲科学知识,解释一下科学现象,条件好的可能还会播放视频,偶尔做一次实验……现在呢?各种科普活动眼花缭乱,各种高科技“乱入”其中,科普正变得好玩有趣,让“过来人”羡慕不已。就像此次“动物课堂”,孩子们可以了解华虎南的生存现状、实地感受老虎的生活习性,还能与老虎宝宝来一次亲密接触——所谓百闻不如一见,通过接触、体验、参与,孩子们可以不知不觉间了解动物、喜欢动物,说不定还会有小伙伴暗下决心要做野生动物的守护者……
  所以说,做好少儿科普,让孩子“入戏”很关键。而“入戏”除了搭建更多平台、开通更多渠道,还要以更好玩、更“走心”的方式抵达受众。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曾参观过不少科技活动,以科技展来说,现在工作人员已有很多全新的尝试和努力,比如借助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等增加体验感,有的还设计卡通人物、配备漫画等让科普更有趣。但整体看来,孩子们更多地还是“袖手旁观”,即便有互动环节,体验程度也不够,还缺乏更好的创意策划与设计。
  有朋友曾在新加坡感受过科技展,其中有“沉浸式体验”让他印象深刻:活动采用侦破谋杀案的形式,把鉴定科学的所有知识嵌入其中。在现场,“小柯南们”身穿白大褂,戴白手套,在案发现场搜集和分析证物,然后进行血液分析、指纹比照等,还通过逻辑推理找出嫌疑人犯罪动机,最后鉴定DNA锁定真凶……这样的活动设计让科普真正活起来、动起来,孩子们乐在其中,效果也可想而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