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勤打安全生产“预防针”
file:///../../../../0002.gif
石化企业不同于其它行业,我们企业的制度多,禁令多。这些制度和禁令,就是为了确保装置的安全生产,来约束员工行为习惯的。企业必须树立安全生产这根“红线”,要加大安全投入,做好安全风险防控,增强企业各岗位员工的安全意识。而安全意识,它不能只靠制度和禁令来约束,也不能只靠监督和提醒来执行,最主要的是必须做好事前的预防工作,常打安全生产“预防针”。打好安全“预防针”是对制度建设的补充。在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安全保障依赖于制度的执行,然而制度是人制定的,在制定过程中难免会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出现考虑欠缺,从而造成制度不完善或者不适应实际状况,打安全“预防针”就是对现有制度的查漏补缺,使得企业的规章制度能够更加切合实际,能够能好的适合日常的管理工作。打好安全“预防针”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安全工作既琐碎又复杂,打好安全“预防针”,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能做到举一反三,一切视安全为前提,不放过任何安全隐患,做到为本质安全而工作。安全,我们天天讲日日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真正起到预防为主的作用。打好“预防针”能督促员工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牢记安全禁令,这样才能远离事故的发生。打好安全“预防针” 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安全工作的本质在于未雨绸缪而非亡羊补牢。通过利用安全晨会、员工大会、安全培训等方式来打好“预防针”可以进一步加强安全警示教育的针对性,使全体员工始终绷紧“安全弦”,能够在日常工作中不放过每一个细小的环节,更好地发现实际工作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督促各部门及时整改,力争将不安全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避免因疏忽大意而造成企业陷入被动局面。安全始终是悬在我们石化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勤打安全生产“预防针”其本质在于将“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根植到每个员工头脑中去,管理者只有通过多种方式,勤打安全“预防针”, 强化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时刻为员工敲响安全警钟,才能确保石化企业的长治久安。
石化网  |